红色旅游:请用真实的历史说话 黄琨 |
如今,红色旅游在全国正开展得红红火火,让游客在游憩、休闲的状态中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寓教于游,又能带动老区经济发展、传承红色文化,确实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笔者一路走下来,却实在高兴不起来。 在东北的几处抗联纪念馆,军队的序列和主要负责人有明显的张冠李戴、混乱错置。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战役主要指挥官的林彪只有一张照片,仿佛是可以置身事外者。在瑞金,本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只简单地写成“苏维埃政府主席”(要知道还有作为中央行政机关的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的主席是张闻天),在副主席一栏,只有项英,没有了张国焘。更为奇特的是,在赣南、闽西各地,随至一处,你都可以听见年轻的讲解员用自豪的语气向你介绍:“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以上只是印象较深的几个例子。记得在瑞金参观时,几位同行的、较真的老专家为解说员指出了多处图片解说上的人物名、地名和时间的明显错误。用“错误百出”来形容现在的红色旅游景区并不为过。若说千篇一律的解说词仍采用“旧”式的词汇和表述犹可取得谅解的话,人物名、地名和时间都出现明显的错误就无法原谅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总的评价或者从中提升出红色文化,这些是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的,但人物名、地名这样的错误却可以通过翻阅、查对一些相关资料很容易就能够避免的。 造成历史失真的原因当然远非如此简单。一、为避免引起审查上、舆论上的麻烦而有意遮蔽。若将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作用呈现出来,恐在导向上有犯错之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走旱路不湿鞋。二、迎合游客的领袖崇拜心理。毛泽东是中国最主要的红色资源,反正强调他不为过,又能沾点“仙气”,于是只能看到毛泽东个人的历史活动,其余人等或淹没不见或一笔带过,更不用说对历史曲折性、复杂性的展示了。三、为争取上级的资金投入、扩大本地的名声,随意篡改、夸大历史事件,或有意混淆概念。前面提到的处处是红军长征出发地就是有意混淆概念的一例。四、一些导游、讲解员未经系统培训,缺乏基本的历史功底。更有甚者,一些导游以神话、戏谑历史人物来取悦游客。 历史无法完全还原,但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的真实却是应该的。况且,这也是正确地总结和提炼红色精神最起码的要求。真实就是力量,不尊重历史的真实又怎能换来游客对历史的尊重? 评论0707291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