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法治视窗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目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期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16版: 广 告
    
2007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伊”学什么

晏秋秋


  伊拉克队夺冠,让人跌破眼镜,也让人感慨——中国队该借鉴点什么呢?

  第一要借鉴的,是培养“斗士”的环境。球员的精神动力,并不是“掌门人”念两首诗,瞎指挥几下,就能“油然而生”的。“国破山河在”,伊拉克民众如今仍生活在硝烟中,国内没有正规比赛,一些伊拉克运动员被肆意谋杀……与之相比,中国足球的生存条件,不可谓不优良,为什么国运昌而球运不昌呢?

  根源,大概不是“技不如人”,而是“人不如人”。一些足球运动员,被繁华马路的香风一吹,被灯红酒绿的氛围一泡,自然而然就失去了“拼搏”的动力,失去了血性。

  第二要借鉴的,应该是国家队的结构。伊拉克队主帅上任才两个多月,球队备战亚洲杯,才一个多月。相比之下,“朱家军”组队已两年多,为了亚洲杯大搞“飞行集训”,还四处拉练。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比赛下来,何以“两年多”输给“一个月”?

  归根到底,“婆婆”太多不是好事。伊拉克队“建制”非常简单,主教练一句话说了算。反观中国队,有体育总局、足协领导,有领队,有“教练委员会”……管理层次之多,方式之复杂,让人“惊叹”。

  第三要借鉴的,是球队的风格培养。昨役1比0领先之后,伊拉克队并不退缩,依旧杀得性起,大举进攻。这就是一支球队的风格,也是“魂”之所在。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始终赶不上韩国队,“失魂落魄”是最大原因。

  培养球队的风格,要有“配套工程”。有性格的球员,有“气派”的教练,还有容得下有个性的领导。三者俱备,则“队魂”不远矣。否则,再好的队员,再好的教练,遇到只会念诗的领导,也是“兵遇到秀才”——不是一路人啊。            晏秋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