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瞄准国际大舞台 ——追寻温州民营企业家(三) 沈吉庆 |
|
采访正泰集团的董事长南存辉很不容易。我去温州,他来了上海;我回上海,他又去了欧洲。正泰集团公关外联部副总经理廖毅说,原本打算安排在机场会面,可又怕时间太紧。 南存辉确实是个大忙人。前几年,胡锦涛、江泽民等不少国家领导人前往温州视察了他们的企业。近几年,德斯坦、基辛格等一些国际政坛名人又频频与其会见,他日常还要穿梭国际市场,要“坐”下来,确实不容易,我决定,还是从外围采访起。 中国低压电器的龙头 走进位于上海松江大港的正泰电气生产基地,多少有些吃惊。占地千亩,人员四千,比足球场还大的厂房一个连一个,几十米长的流水线一条又一条。走进车间,地上不见纸屑,墙角不见灰尘,外人进去还要穿上鞋套。把门的说,这是规定,变压器要求无尘无灰,任何人不能例外。 我打量了一下那些安装好的变压器,大的像集装箱,小的像床边柜,它们分门别类地等待检测。厂里的领导说,每个变压器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出厂,这是对用户负责。 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压器,有的飘洋过海,有的翻山越岭,三峡电站有它们的身影,青藏铁路有它们的踪迹,“神五”“神六”航天基地也有它们的位置,就连雅典奥运会的场馆也有它们的贡献。 同行的正泰集团工作人员说,上海松江主要生产中高压电器。目前,正泰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大块,除上海外,还有两块,一是温州的低压电器基地,一是杭州的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基地,这被南存辉概括地称为正泰集团的“长三角布局”。整个集团的专业协作厂有800多家,生产20000多种规格的产品,一年的销售额达180多亿元,是中国最大也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 一壶水的哲学 正泰集团的创始人南存辉出生在瓯江北岸的柳市镇,距离温州50公里。他自幼家境贫寒,六七岁便提着谷糠和鸡蛋上街了。记得13岁那年,他刚刚初中毕业,父亲的脚在劳动中不慎砸伤了,卧床不起。父亲会修鞋,他作为长子,只好辍学,挑起父亲的修鞋箱走街穿巷。这一干,就是整整三年。 当时的柳市,低压电器加工伴随着温州经济的萌发热闹起来。南存辉也顺势躁动。他找了几个朋友,凑了5万元钱,在一间旧房子里办起了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四个人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才赚了35元钱。有人沮丧了,有人退缩了,可南存辉毫不气馁,他多少看到了希望,再辛苦,毕竟还是“赚”了。 后来,南存辉与我谈起了这段经历颇为感慨。他说,当时要是退缩了,或许没有今天;即便以后再干,也可能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因为机遇失去了。 企业一步步发展,各种诱惑也一个个出现。大凡民营企业创业早期喜欢做加法,多方投资,多种经营,急剧增加财富。南存辉自然也没例外,1996年,他们投资400万元收购了一家生产纯净水的企业。他很快发现情形不好,果断决定:砍掉。他的聪明之处在于洞识时务,及时调整,有断腕的勇气和魄力。 后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做企业好比烧开水,你把这壶水烧到99℃只差1℃就开了,突然心血来潮地觉得那壶水更好,就把这壶水搁下了,再另起炉灶去烧那壶水,可是新的一壶还没烧开,原来那壶水也冷了。这些年来,他抱定一个信念,做专才能做精,做精才能做好,做好才能做强,做强才能做大,始终瞄准电器产业。 她的名字叫“正泰” 我在正泰企业参观时,曾经多次询问在场的工人,正泰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工人们毫不犹豫地回答,产品质量。我又问,你们为何选择在正泰干,他们答道,稳定,产品有销路,我们有活干,就有钱拿。显然,正泰电器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长盛不衰,是因为产品质量信得过。 20年前,我采访温州民营经济时到过柳市,记忆中的小镇不仅杨柳成荫,而且低压电器出名,数百家电器小厂簇拥在狭窄的小街上,活力是充沛的,可鱼龙混杂,及至后来柳市电器成为劣质电器的代名词,遭到国家工商总局的封杀,80%的企业倒闭。而正泰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是与南存辉的质量意识分不开的。 本报记者 沈吉庆 (下转B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