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报道
 第A18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 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型国企内盗致损失3900万元
犯罪嫌疑人:不拿白不拿 集团领导:毫不知情
范春生 李柯勇


    新华社 辽宁葫芦岛市特大型国有企业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不到4年时间里,被一伙“内鬼”窃走国家财产价值达3900余万元。这一全国罕见的盗窃案,直至案发,该集团领导都毫无察觉。

  自2002年3月18日至2006年1月2日,以程志勇为首的一伙人作案百余起,共盗窃环氧丙烷和聚醚3500余吨,价值3900多万元。程志勇买通了车间主任、段长、班长、计量人员以及门卫和监控人员,将盗窃的产品销售到山东、湖北、河北、天津等地,然后根据每名成员在作案中所起的作用分赃,每人每次所得少则数千元,最高可达到15万元。

  几名犯罪嫌疑人在受审时都表示:企业浪费这么大没人心疼,不拿白不拿,拿一点也是他们为企业超额生产应得的回报。原来,锦化集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原料消耗量逐年降低,节省下来的原料却无人管理。一方面,职工超额完成产量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另一方面,节能回收装置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大量的环氧丙烷随着尾气排放消耗掉了。

  今年38岁的程志勇,曾经是厂里的先进生产者,获得过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他所在班组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不久前法院对这个20多人的犯罪团伙作出了宣判,首犯程志勇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范春生 李柯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