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孟良崮 |
|
不少老战士在到荣军院疗养前,根本没见过面,但一讲起往昔的经历,他们发现,彼此曾面对过共同的敌人,欢庆过共同的胜利。 刘树民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今年80高龄的刘树民是在荣军院长期疗养的老军人。他没有参加孟良崮战役,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负伤残疾,失去了左腿;但他负伤时的对手,就是后来在孟良崮被消灭的国民党军整编74师。 1946年12月,刘树民所在的新四军第7师59团被编入华野第6师,在涟水城外与已攻取涟水的74师接战。得知74师一个团脱离了大部队,师长王必成命令:一定要把它包围“吃掉”。 包围之后才发现,这个团是个加强团,有炮兵、坦克和飞机支援。于是包围战成了拉锯战,白天你攻我,晚上我攻你,战斗残酷而激烈,敌人的装备精良,火力非常猛。“我亲眼看着一个连攻进去,没几分钟,只剩下一个人出来,那个战友知道自己的兄弟都死在里面了,转头就要再往里面冲,我们拼死才拉住。” 激战持续了七天七夜。“我在其中一次冲锋中受了重伤。当时已近凌晨,我们连队再次发起冲锋,铺天盖地的炮弹迎面而来,我头上、身上、腿上都被弹片炸伤,昏了过去。”醒来时,战斗已经停止,刘树民发现自己躺在死人堆里。他想爬回去找大部队,却发现左腿被炸断了,血把棉裤浸湿,冻在了身上。幸好此时侦察班的一个通讯员经过发现了他,马上回去报告,连长派4名战士悄悄将刘树民抬了回去。 这一仗,敌团没有被吃掉,华野6师伤亡超过5000人,被迫撤出战斗。刘树民听说,后来,师长王必成向上级表态:“希望日后打74师,绝对不要忘了6师!”粟裕答应他:以后凡华东部队组织歼灭74师的战役,一定让6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参加。半年后的孟良崮战役中,正是王必成指挥的6纵(原6师改编)从鲁南飞兵急进,夺占垛庄,切断了74师的退路。 徐道明 暴雨过后峰回路转 83岁的徐道明曾是大名鼎鼎的新四军沙家浜部队成员。当年的英俊小伙,如今依然风采不减,说起往昔的战斗经历,更是慷慨激昂:“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我在华野一纵,参加了阻挡黄伯韬25师救援74师的阻击战。” 徐道明所在部队占领了天马山下的界牌镇,奉命死守。徐道明是通信排排长,跟着3师9团团长,负责通信和保卫工作。“战斗非常激烈,敌人整营整团地来攻,打了三天三夜,战友们几乎都牺牲了。2营5连整个连打得只剩8个人和一杆机枪。后来,就是这杆机枪让我们一直撑到胜利。” 5月16日下午,团长带着徐道明的通信排退守界牌后200米的壕沟,敌人疯狂地冲击着阵地,六七十人的通信排只剩下二十多个人。此时,机枪发挥了作用,猛烈的火舌一直压制住敌人,叫他们在阵地前留下一具又一具尸体。“到后来,敌人离我们只有100多米了,我们当时想,这条命肯定交待在这里了。”没想到就在这时,狂风暴雨突至,阵地上什么都看不清。等到风停雨住,徐道明他们抬头一看,敌人退了。就在大家感到奇怪时,远处的山上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一听就知道,那是对天放的空枪——是我们的人缴获了敌人的武器在试枪呢!我们胜利了!大家高兴地抱着又叫又跳。团长这时大喊一声:‘徐道明!’伸手示意要香烟。我在怀里一掏,香烟全被雨泡坏了,团长也不管,抢过去把烟渣塞在嘴里就嚼,边嚼边笑。他乐坏了。” 陈富文 鲜血染红唯一水源 陈富文和徐道明同龄,当年在同一个纵队,但多年后在荣军院里相识才知道,那时,他们一个进攻,一个死守,共同迎来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孟良崮战役绝对是我参加过的最惨烈的战斗。”陈富文坐在疗养院的书桌前,闭起眼睛慢慢回忆,“我们师在孟良崮东边一百多里,正和国民党军的另一个部队作战,突然接到命令:不打了,马上集合行军。大家很着急,到嘴边的肉为什么不吃了?上了路才知道,部队接到命令,集中打孟良崮,打74师。一听说打74师,大家都来劲了。” 当时,陈富文所在的部队已经打了2天仗,肚子饿得不得了,但为了赶时间,根本没有工夫埋灶做饭,只能一路急行军。部队经过一些村子,老乡们听说解放军来了,都跑到路边,拿着馒头鸡蛋慰问。 “一路急行,我们插进了敌人的‘胳肢窝’,一下子占领了孟良崮的好几个山头,开始形成对敌人的包围。”74师眼看情况不妙,疯狂反击,很快,被我们占领下来的山头又被抢了回去。5月13日和14日争夺两天两夜后,敌我伤亡都非常大。 “我们打得又饿又渴,嘴巴开裂像锅巴,敌人也不好受。有个山头上有一个小潭,是水牛洗澡的地方,潭水又脏又臭,却成了两军争夺的水源,抢到后来,水没喝上,潭水被鲜血染红了。” 陈富文道。 蒋介石为了给74师打气,坐了飞机在孟良崮上盘旋,还派出飞机空投军用物资。解放军战士看到敌人一投一个准,觉得很奇怪,观察后发现,敌人用红布在地上摆出各种字母,飞机看到了就往下扔东西。于是,解放军战士也用红布模仿,字母还没摆好,东西已经投下来了。 15日、16日,战斗更加激烈。陈富文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阵地抢回来。战士们不断冲击,子弹打完了,大家就拼刺刀,刺刀弯了就用石头砸,在暴雨来临之前,我方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我们在核算俘虏人数时,发现歼敌数与编制数相差7000多人。大家立刻展开严密搜索,终于将剩下的敌人全部歼灭,张灵甫也被击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