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广 告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求职
 第B20版:求职· 培训·留学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凌晨超市”卖过期药品食品
苏州河畔几十个摊位搅得居民难安睡
郑 霞 王勤俭 方毓强


  昨晚,读者张女士致电本报,在光复路大统路桥堍下,几乎每天凌晨有外来人员设摊,卖的都是一些过期食品、药品等,搅得附近居民不得安宁。

  今天凌晨4时许,记者赶到那里时,这个位于苏州河边的“凌晨超市”已很热闹,几十个摊位上,过期食品、过期药品、旧衣服、收录机等应有尽有。据附近居民讲,“超市”通常凌晨二三时开张,持续到五六时,赶在城管人员出勤之前收摊。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搅得附近居民睡不好觉。

  一个貌似果酱的瓶子,上面全是英文,摊主称这是进口商品。但其外包装已破损不堪,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无法辨别。旁边一个卖收录机的摊位上,有个男顾客正在挑选一款松下收录机。这台收录机功能完好,看上去有八九成新,市场价起码要500元,但在此处价格十分低廉。当记者问起这些收录机的来源时,摊主默而不答。倒是这名男顾客给了一个“干脆”的答复,“你管它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你觉得好就买!”

  记者在一个卖药品的摊位看到,几乎所有药品都已过保质期,而且有许多药品的包装盒已不翼而飞或破损严重。

  由于天黑,买家们大都自备手电筒,查看着食品、药品包装盒上的说明。由于价格低廉,这些摊位还是有不少人光顾,其中中老年男子居多。当记者问起为什么会去买这些过期食品、药品时,很多人默而不答。但也有人坦言,这些东西吃不死人,而且有很多食品过期没几天,吃一下也无大碍。这些人大都是“凌晨超市”的老顾客,正因为他们觉得“讨到了便宜”,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在黎明前选购自己所谓“称心”的商品。

  据了解,这个“凌晨超市”已开设多年了,虽几经整治,但收效不大。希望有关部门还得花力气,彻底端掉这个“凌晨超市”。

  通 讯 员 郑   霞                

  本报记者 王勤俭 方毓强      

  |相|关|链|接|

  专家指出,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既无营养,又可能造成腹泻、中毒等不适。而药品一旦过期,不仅意味着失效,有些还可能发生霉变。若大剂量服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还隐藏着不少隐患,服用后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评论 070801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