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药国产药出身不同价差87倍 南京一药店贴出药价对照表引起轰动 刘益广 |
7月29日上午,全国药品零售50强企业之一的益丰药房,在南京各零售卖场门口贴出了一份国产、合资药厂生产的同类药品“一药多名”价格对比表。记者从这份包括43种常用药对比表上看到,国内外药厂相同成分、规格的药品在不同品牌间的价格差异大得惊人。药品价差从最低的不足2倍到最高的87倍。 沾“洋名”药价往上冒 这份对比表上所涉及的药品,是益丰大药房工作人员花了3天时间,从上万种药品中挑选出来的。涵盖了罗红霉素、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患者常用的43种主流药品,销量占到了药店总销量的10.66%。据益丰药房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一药多名’的主流药品张贴在药店门口,目的是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的药品知识,多一份知情权。” 记者看到,价格差距最小的是氯雷他定片(商品名为息斯敏),10毫克6粒的包装,西安杨森价格为17.5元,河南天方的产品只售13.8元;价格差距最大的卡托普利片(商品名为开博通),12.5毫克100粒的包装,中美上海施贵宝价格为148元,而常州制药厂25毫克100粒的包装,价格只要3.4元,价差达87倍,其他药品的价差多在6至8倍之间。 业内人士认为,同化学成分的药品只要一沾“洋名”药价就往上“冒”。即便剂量一样,甚至比国产的还要少,价格也肯定会翻番。 “专业药”价差更大 采访时,一位中年妇女对记者表示,在医院看胃病时,医生再三强调一盒140多元的洛赛克是治疗胃病的特效药。没想到,具有相同成分和疗效的国产药每盒只要7.6元。 为什么多数消费者会选择贵的药品?益丰药店商品部部长周爱民指出,关键是普通消费者缺乏药学知识,不知道有大量的国产药可以替代合资药。他告诉记者,卡托普利片、罗红霉素等一些最常用的药物,国产品种在销售中具有压倒性优势,多数消费者了解这些产品的通用名称,知道可以买到相同品质更便宜的国产药。但对于一些比较专业、不太了解的药品,依然是合资品牌占主流。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为拜新同),拜耳医药售价32.5元的药品一月卖了533盒,而国产售价16.5元的产品只卖了26盒。 市场报 (刘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