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潺潺 心铮铮 ——吴玉霞未名湖畔“打开音乐之门” 廖翊 |
|
如丝如缕,似泣还诉;如流如瀑,似吕若钟。近日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中央民族乐团著名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吴玉霞一柄琵琶,将观众带入了她的音乐世界。 《月儿高》《琵琶行》《大浪淘沙》《龙船》《春江花月夜》……这些中华民族音乐的经典曲目,曾从吴玉霞的纤指间流淌于维也纳金色大厅、法国香榭丽舍大剧院、林肯艺术中心、联合国会议大厅……如今,再次浸漫于未名湖畔,让满堂陶醉。在静静的凝听中,熟悉吴玉霞的观众发现,《龙船》因加入更多音响元素而被赋予更多民间意趣,《彝族舞曲》因个人感受的糅入而更富个性,甚至日本民谣《樱花》的弹奏也有了不同以往的别样色彩。 “音乐的表达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但演奏者不同的表现手段、不同的诠释角度,带给音乐不同的色彩。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把握音乐的性格和情绪。” 在这台旨在“打开音乐之门”的音乐会上,吴玉霞尽情表现了中国古老民族乐器的隽永魅力,让观众了解到“弹”、“挑”、“轮指”等琵琶演奏技法,“文曲”严苛的音色控制及“武曲”对于气势、张力的表现,以及阿炳、刘天华除二胡曲之外留传于世的琵琶曲;还与观众分享自己的从艺心得和人生感悟:“音乐学习是十分枯燥的,当你面对千万次重复的旋律,以及相对固定的音符、技指法困扰的时候,那种痛苦是难以想象。学习音乐其实就是意志品质的磨练过程。”吴玉霞因热爱艺术升华着对艺术追求,同时升华着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一柄琵琶,小小丝弦,如今伴随吴玉霞遍走各地,为人们打开艺术之门。 新华社记者 廖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