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广 告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求职
 第B20版:求职· 培训·留学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观不醒目,内容广告唱主角,读者来信呼吁——
新型站牌,公交信息再多些

方钟泽

  ■ 新型公交站牌不醒目,形似灯箱广告 记者 方钟泽 摄

  编辑同志:

  近来乘坐公交车,发现越来越多的公交站点上竖起了新型落地式站牌,看起来很美观,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原先的标杆式站牌高悬醒目,乘客可从不同角度观看,互不影响。现在新站牌将各条公交线路及途经站名全部标识在站牌背面,位置只有齐胸高,字体小而密,只要有三四个乘客在前面一站,后面的乘客就被挡住了视线。

  其次,现在公交车多是无人售票,驾驶员很忙,不宜多打扰。过去乘客如想知道下一站是什么站,到站时往窗外看看站牌就一目了然,可新站牌正面再也没有这类信息。另外,新站牌的样式同马路边到处可见的大型广告栏、出租车扬招站、公用电话亭,甚至废物箱都很相似,混杂其中,一点也不醒目,非得走到跟前才能发现,有时乘客不得不根据是否有人候车,来寻找公交站点。

  我虽是一个普通市民,但也积极关注城市交通建设。对新型公交站牌这些意见,也是我周围好多朋友及海外亲人的共同感受,今特意向贵报反映。       读者 俞琦

  【调查附记】

  记者也是“公交一族”,对读者俞琦的意见颇有同感。日前,记者来到徐家汇地区听取乘客意见。

  经过徐家汇地区的公交线路达30多条,不少乘客认为新站牌式样统一,比标杆式站牌看得清楚,因为“贴近乘客”,再不用昂着头眯着眼费劲地寻找站名了,特别是到了晚上灯光通明,优势明显,这已成为大都市新夜景。

  然而更多的乘客认为新站牌诸多方面尚不尽如人意,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新站牌的正面除了本站站名、公交线路号码外,几乎全部被商业广告所占据。“公交站牌主要功能是为乘客服务,现在却把最好的位置让给广告商,分明是本末颠倒”,“这么多线路共处一站,哪辆车下一站到哪里,为什么不用大字标出来,又不是没地方”……确实如此,除了广告面积大增,新站牌提供给乘客的信息,还不及原有的标杆式站牌!

  对站牌安装电视屏幕,不间断播放新闻、天气和广告等信息,乘客也意见纷纷,认为此举徒然增加站牌制作、营运和维护成本。来自安徽合肥的唐先生笑着说:“眼睛都盯着看车来了没有,就怕错过,谁还有闲心看电视看广告?”

  记者在政府网站上看到,本市是2004年开始试点推广公交电子站牌的,已建1000多块,今年还将再建800-1000块。据知,有关部门曾多次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对新站牌不断加以改进。这固然值得高兴,但有一点不知能否改进——广告少些少些再少些,公交信息多些多些再多些。

  本报记者 方钟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