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 酒 西坡 |
| ||
| ||
|
劝酒是酒席上必演的节目。劝酒的目是劝别人多喝,劝酒者总是被人看作是热情的化身。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标准的劝酒辞;威尔第的《茶花女》里面有段著名的歌词叫《饮酒歌》:“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这样的欢乐时刻虽然美好,但真实的爱情更宝贵。眼前的幸福且莫错过,大家为爱情干一杯……”也是劝人多喝酒的,传唱至今。虽然我们不太清楚被劝饮者最后是否神志不清,是否出乖露丑,吐得像打翻了的餐橱,但推想总是皆大欢喜。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感情等等在这一劝一诺当中升华了。至于劝酒当中含着恶意,则殊难判断,有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有时则是两者皆迷,只有劝酒者清。 很多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愿,比方炒股炒成了股东、炒房炒成了房东等等。喝酒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倘若碰到那些就喜欢“放倒人家”的主儿,难免“醉”加一等。对于那些贪杯的人来说,你要害他,不必捣他的蛋让他背黑锅,只须不断地向他劝酒,事情八成有门儿。许多阴谋都发生在不断地劝酒之后,这是喜欢看影视的朋友十分清楚的。 劝酒太勤和热情过分是一对孪生兄弟。劝酒太勤对于就好这一口的人说来得正好,起到的作用是表明自己并非贪杯而只是不想让人扫兴;对于那些不胜酒力的人来说,则是弱市遭逢“组合拳”,跌停没商量。 若干年前我到某地。这是个著名的酒乡,当地人都好酒,那阵势一摆就让人胆战心惊。我们一行声明酒量不行,一位女士甚至以酒精过敏为由,高悬免战牌。然而,当地的朋友不依不饶。也真怪,但凡善于劝酒的人好像都是“政委”出身,大都有个特点——能说会道,不仅能“晓之以理”,还会“动之以情”,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什么“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要到位”等话一套接一套,我们像中了邪似地三下五除二,统统被解除武装,不知深浅地和他们“干”了起来。结果自然是我们“酒不醉人人自醉”了,而那位“酒精过敏者”更是找不着北。末了,劝酒者还来一句:“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何况还是酒,不是敌敌畏。” 我想,以后在饭局上碰到那位朋友,除了称赞他的热情之外,只能说自己已经调到保密局去了,怕酒后泄密误事,很有可能让他无意中担了连带责任,尽管这样做让我感到不够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