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09版: 好吃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劝  酒

西坡

  由于天气炎热,东南亚国家的许多餐馆都明显地带有热带特征,百叶窗、热带植物、各种水果和具有地中海色彩的建筑风格……
  新加坡洲际大酒店外貌
  大堂的布置中西杂糅

  劝酒是酒席上必演的节目。劝酒的目是劝别人多喝,劝酒者总是被人看作是热情的化身。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标准的劝酒辞;威尔第的《茶花女》里面有段著名的歌词叫《饮酒歌》:“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这样的欢乐时刻虽然美好,但真实的爱情更宝贵。眼前的幸福且莫错过,大家为爱情干一杯……”也是劝人多喝酒的,传唱至今。虽然我们不太清楚被劝饮者最后是否神志不清,是否出乖露丑,吐得像打翻了的餐橱,但推想总是皆大欢喜。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感情等等在这一劝一诺当中升华了。至于劝酒当中含着恶意,则殊难判断,有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有时则是两者皆迷,只有劝酒者清。

  很多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愿,比方炒股炒成了股东、炒房炒成了房东等等。喝酒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倘若碰到那些就喜欢“放倒人家”的主儿,难免“醉”加一等。对于那些贪杯的人来说,你要害他,不必捣他的蛋让他背黑锅,只须不断地向他劝酒,事情八成有门儿。许多阴谋都发生在不断地劝酒之后,这是喜欢看影视的朋友十分清楚的。

  劝酒太勤和热情过分是一对孪生兄弟。劝酒太勤对于就好这一口的人说来得正好,起到的作用是表明自己并非贪杯而只是不想让人扫兴;对于那些不胜酒力的人来说,则是弱市遭逢“组合拳”,跌停没商量。

  若干年前我到某地。这是个著名的酒乡,当地人都好酒,那阵势一摆就让人胆战心惊。我们一行声明酒量不行,一位女士甚至以酒精过敏为由,高悬免战牌。然而,当地的朋友不依不饶。也真怪,但凡善于劝酒的人好像都是“政委”出身,大都有个特点——能说会道,不仅能“晓之以理”,还会“动之以情”,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什么“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要到位”等话一套接一套,我们像中了邪似地三下五除二,统统被解除武装,不知深浅地和他们“干”了起来。结果自然是我们“酒不醉人人自醉”了,而那位“酒精过敏者”更是找不着北。末了,劝酒者还来一句:“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何况还是酒,不是敌敌畏。”

  我想,以后在饭局上碰到那位朋友,除了称赞他的热情之外,只能说自己已经调到保密局去了,怕酒后泄密误事,很有可能让他无意中担了连带责任,尽管这样做让我感到不够厚道。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