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袖珍”小区漏洞百出频失窃
家乐园48户人家难安乐
许明 孙云


    仅48户人家的宝山区家乐园是个“袖珍”小区,理应很好管理,然而,偏偏这里失窃频频,居民实难安乐。昨天,记者实地走访,听到居民有不少意见。

  沿街围墙破损

  楼组长叶阿姨说,家乐园小区2002年建成,是通河八村的一部分,因此门牌号码是通河八村233号-236号。小区所占土地属于宝山区庙行镇,日常管理却归属张庙街道,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后来的管理埋下了隐患。

  居民们领着记者来到小区靠近共和新路一侧的围墙,痛心地说,铁栅栏有1.8米高,不少栅栏都失踪了,有些地方仅用铁丝拴了拴。“这些都是小偷干的,围墙外面十多米高的树丛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天然‘掩护’,外来人员完全可以从这些漏洞里自由进出。”

  据反映,近几年小区内入室盗窃案频发,约1/3的人家遭窃,有个别居民甚至遭窃多次。有些居民报了案,有些则因为案值较小没有报案。失窃多发的情况也得到了小区物业和居委会的证实,居委会干部还补充说,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上个月。

  值班岗亭荒废

  2005年,由于居民意见很大,派出所在小区内设立了一个110值班岗亭,每晚有人值班。居民们普遍反映,最初两个月确实很见效,大家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可是,2006年春节前后,联防队员来此驻守的频率逐渐减少,直至变为零,而在不久之后,小偷又开始“光顾”了,有时岗亭甚至成了拾荒者的“避风港”。记者也在现场看到,岗亭十分陈旧,里面还有不少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未被使用。

  无奈之下,叶阿姨等几个楼组长一合计,决定发动居民“自力更生”——养狗看家。小区居民牵来一条狗,齐心协力搭建狗舍、喂狗吃饭、帮狗洗澡,希望靠这条狗来看家护院。“可是,作用还没起几个月,就被当作无证野狗给抓走了。”叶阿姨无奈地说,“就在狗消失的第二天,一户居民就被偷了!”

  保安心不在焉

  记者第一次来到该小区,但门卫毫不在意,并未拦住盘问身份。后来,记者还看到,门卫室里一名身着条纹T恤衫的中年男子正在打盹儿,叶阿姨和记者两人走进去,他也丝毫没有察觉。又过了一会儿,记者走出小区时,这名男子更是不见了踪影,门卫室里空无一人。

  叶阿姨反映,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虽然听说物业要求保安每晚流动巡逻,但是保安并未认真执行,“白天也常心不在焉,更何况晚上?”

  管理难以到位

  居委会表示,虽然了解小区围墙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但他们管不了此事,建议记者去找小区内的骏利物业公司。于是,记者找到了物业经理陆女士。

  陆女士称物业也知道铁栅栏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但这是开发商设计的,他们只能修理,既不能更换,也不能像小区居民要求的那样,四处安装监控设备。毕竟,“小区才48户人家,有的居民还不交物业费,维修基金有限,而且,小区至今没有成立业委会,物业也不能擅用维修基金”。

  她认为,小区居民滞纳管理费与安保措施不到位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些居民承认,这的确是现实,但是,总不能因为维修基金有限及部分居民不交物业费,就全然不顾安全隐患吧?

  实习生 许明 本报记者 孙云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