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心婚介所找来婚托抛饵骗钱——
“富婆”征婚 聊五分钟收三百

金志刚 周枫


    昨天,读者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他轻信了报纸上的“征婚广告”,与婚托“富婆”只聊了5分钟就损失了300元钱。心有不甘的他在黑心婚介所楼下“蹲点”,发现与他聊天的“富婆”天天到婚介所“上班”。一名从这家婚介所辞职的婚介老师甚至向他“摊牌”,叫他别再上当了。

  “面谈”诱人掏钱

  王先生是一名外地来沪打工者。今年5月28日,他看到某报纸中缝有一则征婚广告:“广告中这名‘伤心少妇’30岁,说是因为不育而离婚,她的父亲是什么集团总裁,父亲为了情人抛弃母亲,母亲因此得了一大笔财产,她要找的老公只要勤奋、厚道,不限户籍。”

  他打电话给婚介所,没想到婚介老师说他就是“伤心少妇”要找的那一类男性,叫他立即到位于长寿路的婚介所面谈,“小姐‘正巧’在婚介所呢。”王先生欣然前往,并付了300元介绍费。他与“伤心少妇”聊了大约5分钟,对方就说要去上班,说声“再联系”就匆匆告辞了。

  “富婆”迟迟“未嫁”

  此后,这名“伤心少妇”再也没有联系王先生。王先生到婚介所要“富婆”的联系方式,对方说:“人家已经找到老公了,不能给你联系方式。”更吓人的是,上来两个凶巴巴的男子威胁道:“不要在这里搞事,影响我们做生意就给你好看……什么?到民政部门反映,你告到天边我们也不怕。”

  昨天下午,记者按照王先生提供的报纸,拨通上面婚介所的电话,没想到5月28日广告中那名“伤心少妇”还没有“嫁”出去。

  “老师”自揭黑幕

  王先生前不久还接到这家婚介所“老师”的电话。“她说已从这家婚介所辞职,到了一家正规婚介所,叫我想找女朋友的话就去找她。”

  据辞职的婚介老师说,这家婚介所有5个全职婚托和10个婚介老师,还有一个文员专门起草在报纸上刊登的瞎话连篇的婚介广告。只要有客人“上钩”,婚托就会“出马”,与客人聊个5分钟到20分钟不等,此后就无下文了。“每做一单‘生意’,婚介老师抽取25%到30%的中介费,婚托小姐也有分成。这家黑心婚介所已经存在3年之久了。”

  外地男子“入套”

  从黑心婚介刊登的广告来看,这些广告无一例外都是富婆或富姐征婚,对男士的要求都很低。

  据辞职婚介老师说,前去咨询和受骗的几乎全是外地来沪男子,而上海本地男子对这种诈骗伎俩似乎早已“免疫”。专业人士分析,应征者上当受骗,骗人的婚介所自然是罪魁祸首,但上当者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也是骗人者能够频频得手的主要原因。记者 金志刚 实习生 周枫

  评论 070802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