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烈日下个个晒成“包公”
——昨探访电影《东方大港》拍摄现场
李敉 周铭


    讲述洋山深水港建设者真实生活的影片《东方大港》近日转赴洋山深水港进行实地拍摄。昨天,记者随慰问团一行二十余人来到洋山深水港探望了正在赶拍的《东方大港》摄制组。

  当天尽管烈日炎炎,但是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状态,精心拍摄每一个镜头,以建设者的“洋山精神”鞭策自己。

  经过全长32.5公里雄伟的东海大桥,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深水港被映衬得格外美丽,但是这一份晴朗却是工作人员们不能承受的“恩泽”。记者看到现场工作人员个个被晒成了“包公”,在剧中出演一名“海归”的苏瑾,因为背部被晒出了印记,也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海龟”。苏瑾向记者介绍说,自己以前都比较幸运,常常接拍的都是都市戏,这一部《东方大港》算是她拍过的最辛苦的戏了。她说这部戏让她“不是通宵,就是暴晒”。谈到拍摄的艰辛,导演张建亚也表示“天天都是困难”,但是他对整个过程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今年初以一部《爱情呼叫转移》获得如潮好评的张建亚此次转战拍摄颂歌型的正剧,他看起来并没有觉得不适应。他说能执导这样一部电影对他的创作也是一种调节。张建亚说,自己曾经看到报纸的一些报道,觉得那些都是生硬的口号,但是来到这里,他才发现口号就是活生生的。在崇明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拍摄时,他曾经碰到一名35岁的年轻工程师,从毕业至今已经参与了4座长江大桥的建造,他说这样的人生同样让人感到激情所在。导演希望这部影片能够“真实再现新奇迹创造者的真实生活”,通过演员的塑造表现新时期建设者们的理想与困惑。导演说他所期待观众评价这部《东方大港》是“真实但不恶心”的,在影片结束时观众能够真的相信,再有隐隐的感动。

  实习生 李敉 本报记者 周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