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香清凉岛” 遗憾真不少
记者昨踏访上海书城看到:一些读者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李菁 顾怡然

  ■ 席地而坐的读者在书城随处可见杨建正 摄

    暑期本是书店的销售旺季,加上连日来沪上气温不断攀高,福州路上海书城这座市中心著名“书香清凉岛”的人气已接近“爆棚”。记者昨天走进书城,发现人流密集处行路要靠推,取书要靠挤,市民求知的热情显而易见,但一些人只顾自己、无视他人和环境的不文明举止也让人看了难受。

  学校放假  书城成托管 

  昨天下午,记者刚走进上海书城,就被迎面跑来的一个小男孩撞了个满怀,紧接着又追来两个小孩,三个孩子在本来已很拥挤的店堂里追追打打,还跑到自动扶梯上嬉闹,周围却不见其家长的身影。在7楼卡通漫画区,20多个孩子席地而坐,随意翻看着图书,整个漫画区几乎没有一寸落脚的地方,书架上则一片狼藉。据了解,这些孩子多半是学校放暑假,父母不放心把他们独自留在家中,便把书城当成了“暑托班”。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姑娘告诉记者:“妈妈在边上大楼上班,让我在这里看小人书,中午到妈妈单位食堂吃饭,妈妈下班后接我一起回家。”

  高温酷暑  居民孵空调 

  书城里还“盘踞”着大量“孵”空调一族,他们对图书并不感兴趣,找个角落,或倚着书架、护栏,便就地坐倒甚至躺倒,两腿一伸打起盹来。记者看到,一个穿着背心拖鞋、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靠着书架打鼾,身边放着个红马甲袋和一瓶水,袋子里有毛巾、半块糕饼等。一些读者摇头走过,一位想要到这个书架上觅书的读者只能放弃。

  书店保安告诉记者,这样的人每天都有不少,应该是附近的居民,有的一早就来书店外排队,等候开门。高温暑天,保安对于这些明显意在“避暑”的市民也不好多说什么。

  读者购书  素质待提高 

  上海书城进门处有块醒目的标示牌:谢绝携带饮料入内。这个规定的目的是防止饮料污染图书,然而几乎形同虚设。书城里手拿瓶装饮料,甚至罐装可乐的读者随处可见,不少人还一边喝着饮料一边翻阅图书。当被问及是否知道书城的规定时,大部分违规者不置可否。

  在文学读物区域,不少图书的塑料防护封套被随意拆开。某畅销小说被放在醒目位置,叠成了一个垛,记者发现,这叠书从上到下有六七本被扯掉了封套,有的封面已经翘了角。曾经有人说图书塑封是“打闷包”,看到此情此景,记者体会到了出版者的无奈。

  书店受损  管理难度大 

  上海书城企划部主任江利向记者表示,部分读者文明程度不高是持续多年的老问题了,因此,每年受损直至报废的图书数目可观。近日上海书城的日均人流量达一万多,双休日超过两万,而上海书城所有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过上百,也就是说,一个工作人员要面对一二百名顾客。对于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善意的劝告,并无权利责令其改正,这便加大了书城方面的管理难度。

  本报记者 李菁 实习生 顾怡然

  评论  070802111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