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底,日本“越光”牌大米进入中国市场,每公斤售价99元;原阳县农科所称早在10年前,就引种过“越光”,因其品质不如“黄金晴”而淘汰
日本天价大米曾被原阳县淘汰

王海圣


    日本产两种大米在中国甫一露面,即引发市场哗然。

  让市场哗然的是其价格——每公斤近100元,比如两者中价格较高的“越光”牌大米每一小袋(2公斤)198元,折合每公斤99元。

  然而7月31日,记者采访原阳县农科所所长李兴启时意外获悉,10年前,原阳县农科所即引种了日本“越光”大米,因不理想,两年后将之淘汰。

  但和被淘汰的“越光”截然不同的是,“黄金晴”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仅4元。

  事件 日本大米进入中国

  中国是于2003年2月对日本大米关上大门的,当时,中国采用新的检疫制度,按照新的检疫标准,发现进口的日本大米中有日本特有的害虫。

  而禁止进口之前,日本每年向中国出口大米的数量仅数吨。

  这之后,因中国属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费国,日本一直希望中国恢复进口。在日本方面努力下,2007年4月11日,在日本东京,日本前任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就恢复日本大米对华出口正式签署协议。

  与日本方面签订首单大米进口合同的是中国的中粮集团,为独家代理。此次中粮集团进口的日本大米品种分别是日本新澙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共24吨,总金额为11万美元。

  中粮集团在国内选择的销售城市仅北京、上海两地,各12吨。7月26日,经过布点,日本大米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始销售。

  这是一次让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大感惊讶的销售,原因在于“越光”零售价为每袋(2公斤)198元,“一见钟情”为每袋(2公斤)188元,分别折合每公斤99元和94元,相对于中国产大米,这是抬高了10~30倍的定价。据报道,销售首日,北京、上海两地各销售出日本大米300袋和500袋。

  疑问 天价米谁来消费

  7月31日上午,就“天价大米”,记者在郑州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表示出了很大的好奇,纷纷询问“为什么这么贵”,然后他们表示“吃不起”。

  说自己“吃不起”的消费者众多,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对“天价大米”表示不理解的无以计数,有些论坛的帖子甚至跟了数百个。那么,是谁消费了“天价”大米?

  据跟进报道,大概框定的消费群体为已回国的日本留学生、日籍员工、日本饭店、想尝鲜的国人等。

  中粮集团对媒体的说法也是,日本进口大米将主要定位于中国国内以大米为主食的大型城市的高端消费者,零售价是在综合了日本的成本价、运费、关税及风险因素等基础上制定的。

  7月31日,记者两次致电中粮集团获悉,鉴于首日销售情况很好,不会降价销售,而接下来,中粮还有扩大销售的打算,但主要针对沿海发达城市的富裕阶层。

  记者据此算了一笔账:本次中国自日本共进口大米24吨,金额11万美元,也就是每公斤大米为4.58美元,如果按当前汇率7.60元人民币兑1美元计算,进口的成本为34.81元/公斤,但终端的销售价格则近百,利润不言自明。

  揭秘  日大米每公斤22元

  那么,日本大米在本国的销售价格又是如何呢?

  记者在检索信息时意外看到一篇报道说:7月19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出席一次民众集会时,对日本大米获准向中国出口赞不绝口,他说,“60公斤一袋的普通大米在日本国内的售价是1.6万日元(约合130美元),而在中国的售价是7.8万日元(约合640美元)。”

  记者采访了一位日本归国华侨,他说,在日本东京,最贵的大米是每5公斤3680日元(约合人民币240元),折合人民币每公斤48元,也有的大米的价格是每5公斤1680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每公斤22元。

  如此,两相对比,在华销售的日本大米的确可称得上“天价”。

  民众不解,其实作为专业人士的河南省原阳县农科所所长李兴启也颇不解。

  7月31日下午,李兴启在电话中对记者说:“10年前,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农科所引种过日本大米,就是这次进入中国市场的‘越光’牌。”

  李兴启说,“越光”米在日本被称为品质最好的大米,属一年一产。当时,农科所引种了10亩做试验,“但到生长后期,‘越光’就会生病,表现是‘生红锈’,每亩产量约为500公斤。第二年再种,仍是如此。”

  在原阳县,当地大米品种是“黄金晴”,原阳县农科所的化验结果显示,“黄金晴”较之“越光”,不管是产量、管理容易度,还有品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随之,原阳县将“越光”淘汰,不再试验,也没有推广种植。

  但现实让李兴启格外郁闷,本次中国进口的“越光”,每公斤卖到了99元的“天价”,而曾经的优胜者“黄金晴”,目前的出口价格每公斤仅4元!在国内市场,“黄金晴”的平均价格仅每公斤3.5元,有的甚至每公斤3.2元。  河南商报(王海圣)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