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老人的十句家常话 兰云 |
兰云 我家是个大家庭,双方4位老人都会分时段与我们同住,别人都说老人难相处,我们一家却相处得十分融洽,关键是要真心地对待老人,多为老人着想。在家时我对老人常说“十句话”,说得老人心里暖乎乎的。 “你老坐。”尽管我是一家之主,但名义上还是两位老人当家,家里大小事我都会征求两位老人的意见。我要求家里人都得尊重老人,在称呼上不能没大没小。在家我说的最多一句话是“你老坐、你老请”,老人没上桌,一律不得开席。 “不要紧。”老人年纪大了,做事丢三落四,不是今天摔个杯子,就是明天破个碗,后天又将钥匙掉了……面对老人的唉声叹气,生出老来不中用的念头,我总是说,不要紧,以后我老了还不一定能比得上你呢。 “慢慢来。”我总是对老人说,不急,慢慢来,我有的是时间。与老人外出散步,我总是耐住性子陪老人走八字步,与老人做家务事时,我也尽量慢半拍。老人下楼梯,我总是让老人先下,以免老人下得急伤了腿。 “没关系。”老人头昏眼花,有时要麻烦我为他们读报,碰到老人半夜发急病,我会火急火燎地送老人上医院。老人常对我心怀歉意,说拖累我了。我说,没关系,你老在那种艰苦环境下,能将我们养大,多不容易呀,我现在的这点苦,与你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多动动。”晚饭后我总是陪老人散一会儿步,周末与老岳父下几盘象棋,老岳母爱跳舞,我让妻子陪她跳几曲。我总是让老人多活动活动,晒晒太阳,不但锻炼了老人身体,而且老人接触现实,心态也变得年轻了。 “有我呢。”老人总怕拖累我,凡事尽量不麻烦我,我就常说有我呢,我是你们亲儿子,你老现在不指望我又能指望谁。 “我听着。”老人话多,记忆力也不好,有时一句话、一件事说了又说,问了又问,千叮咛万嘱咐,我总是耐心地听着。老人有时问我是不是自己话多、唠唠叨叨。我赶紧摆手,说不多,我听着呢,你老接着说。 “我赞成。”老人想做点事,参加社区活动,外出旅游,或搞点业余爱好,我一律赞成,出钱出物为他们当好后勤部长,我的父母爱唱歌,想在小区牵头成立一个老年合唱团,我出了1000多元,让老年合唱团搞得红红火火。 “我有钱。”老人怕花钱,有病就拖着,不想让我知道。每到此时,我总是一拍胸脯,说我有钱,你们这样躲着我,怕我出不起钱,不是瞧不起我么?我为老人买了疾病保险。 “谢谢你。”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谢。对父母,我说,你们把我培养成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我真的谢谢你。对岳父母,我说,你不但把好女儿送给我,在我买房时出赞助,而且还将孩子带到两岁,真的是谢谢你!我们一家相敬如宾,和和睦睦。 很多人认为,这些家常话都流于形式,并不重要。也有人认为这正是孝敬的表现。究竟在尊重老人这个问题上,形式与实质哪个重要,在善待老人的问题上您还有什么样的观点,请登陆新民论坛BBS.xinmin.cn情感驿站栏目发帖,长短不限,言之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