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什锦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第B11版: 时尚·秀场故事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Kristina 从中国开始的设计梦

伊达 素素

干练的背带裤将成为今年秋冬OL上班族的新风尚
花朵饰品是Kristina中意的作品之一

  ◆ 伊达 文   素素 摄

  有中国设计师跑去国外求学,也有外国设计师取得一定知名度后来中国扩展事业,可像法国设计师Kristina这般,专程只身来到中国,只为一圆自己设计梦的恐怕不多。她为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柯意心,取的正是一心一意的意思,这恰恰也表达出了自己对时装的渴求与坚定。

  A 童年埋下的东方情结

  14岁那年,当Kristina随着父母离开泰国时,她曾在心中暗暗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到亚洲……帷幕渐渐拉开,音乐渐渐响起,一场名为THE CITY的Urban Shock 07/08秋冬show正式在上海登场了,浓郁的英伦风情倾倒了在场的所有人。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这些时装的设计总监,就是当年那个信誓旦旦的少女,如今已经出落成了一个身材高挑,脸上永远挂着热情微笑的法国女孩。中性带有一点朋克元素是她今年的设计主线,既延续了地道的伦敦风格,又把英式的中性风尚贯注到精致的流行中,展现了一种带有酷感的、中性却不失人味的英伦气息。台下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时尚的莅临总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说到对东方的了解,与中国的邂逅,Kristina的言语中不无命中注定的缘分。今年只有27岁的她,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自小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她天生有着极强的语言天分,现在已经精通法语、斯洛文尼亚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5国语言,而刚到中国半年不到的她现在也已基本能听懂简单的中文。因为父亲在某国际知名汽车公司上班,年轻时常奔波于世界各地,所以Kristina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家人周游列国,还曾经在泰国生活过5年。那段生活经历让她对亚洲充满了亲近与好奇,也在她幼小的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东方情结。虽然很早便造访过亚洲很多国家,可她第一次来中国却是在2005年。“我那次来了一个半月,去了北京、西安、四川,还有河南等很多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南时她还特意跑去了嵩山少林寺,原来这个法国姑娘还是个彻底的中国功夫迷。“我在法国时曾经拜师,学了一个月的中国功夫,所以那次来就很想去各地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有正宗的功夫)可以去看看。”即便到现在她也没放弃这一想法,只是自己刚来上海不久,人生地不熟,加上工作又忙,她一直没能找到学功夫的地方,所以采访中她不止一次地提醒我说:“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好的师傅可以教功夫一定要告诉我!”对她来说,来中国开展自己的事业,无疑是圆了一个童年的梦。 

  B 为做设计师远走他乡

  虽然从未专门学过任何设计课程,可从Kristina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做设计师于她是件义无返顾的事儿,用句中国的俗语,就是“铁了心的!”这从两件事中便不难看出。一是,毕业于巴黎大学法律和政治科学专业的她,在父母的期望中是个未来的外交官,而事实上她的成绩也一直很优异,可天生爱美的她却只因一句“女孩子喜欢时尚”便放弃了这一切,毅然修读了奢侈品营销与管理MBA学位,算是半只脚踏入了时尚圈。二是,当她获知自己可能会在上海谋得一个在时尚界从事设计的工作机会时,便变卖掉了所有的家当,拿上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不顾母亲不舍的泪水,只拎了一个行李箱便只身一人来到了中国。在上海,Kristina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世界知名品牌万国表的市场助理,因为之前曾有幸进入法国高级时装联合会实习,积累了一定经验,这份工作对她可谓驾轻就熟。这对她个人而言,是迈入时尚世界的一大步。现为Urban Shock艺术总监的她终于有机会一展自己对时尚的热爱和设计的天分了,而这次show对她则是这一年中最大的挑战。除了服装外,她设计的珠宝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则是她超出常人的想象力。背着重壳的蜗牛胸针,长串的项链上,坠着小青蛙和荷花等夏天元素……简单来说,她喜欢将自然界中的一切化为自己设计灵感的来源,由此而来的作品也常常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感觉。正如她本人所说:“我喜欢花朵图案,色彩鲜艳的衣服,比如Kenzo、M.jacobs的设计。”就像在这一季,她尝试着将女性化与中性化做了一次很好的结合,效果果然出奇的好。前者的代表是雪纺、真丝的裙子,后者的代表是硬朗的高腰或背带裤子,有点男孩子的帅气,向来想法搞怪的她还说:“你可以上身女性,下身帅气,混搭出性感又率性的不同感觉。”

  C 爱好广泛的兴趣杂家

  工作认真是一回事,Kristina同样从来不否认自己“贪玩”的本性。活泼开朗的她从不拒绝尝试任何新的事物,相反,她总对新遇到的东西充满好奇,兴趣、爱好多到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即使在来中国前,她便从书上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事,比如三国,比如孔孟哲学,甚至还有毛泽东思想,这最后一项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她说:“在西方人看来,毛泽东可以把中国从那么混乱的局面中解放并建立起来,是很了不起的事,所以我们对他的学习可能比中国人自己还要多。”到了上海后,因为没能学成功夫,她干脆改学起了跳舞,从Salsa到探戈,都是比较快节奏的类型,和功夫还有点小相似。闲暇时,她会一个人跑去博物馆参观,好像这个周末她就又跑了趟上海博物馆,这是她见到过中国最好的博物馆,从光线到展品都很棒!除此之外,她还在业余时间学起了中国书法,涉猎之多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当然,最敬佩的还是她的好精力,要知道,想同时运行如此多的事,没点体力、毅力都是不行的。当然不得不说的还有她对语言的热爱,可让她痛苦的是,“我在上海都没什么机会练中文,因为这边人的英文比较好,见我是外国人都会主动跟我讲英文,加上我中文烂,他们就更懒得跟我讲中文了。”说时一脸的“委屈”。可说到自己的另一个母语,斯洛文尼亚语,她的感受则是完全不同:“我很感谢妈妈教会了我,这是她给我的礼物,让世界又多了个人会讲这种语言。”那种眼神和表情是充满感激和骄傲的。可见,远在千里之外的她从未减少过对家人的牵挂与想念。

  后记》》》

  不管怎样,现在的Kristina已能很好地适应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了,也对中国人偏有内敛的个性有所清楚,能很好地在工作中与大家合作,在她看来,“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接下来,她透露说自己有计划将一些东方元素运用在自己明年的春夏系列上,看来这个法国女孩是真的准备在中国彻底实践自己的设计梦了,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