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什锦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大舞台改头换面 斯诺克场地马虎不得

华心怡


  “这是我看到过最漂亮的比赛场馆。”世界台球联合会亚太区代表西蒙·里奇近日正式迁入上海大舞台现场办公。见惯了各大斯诺克盛事的英格兰人,看到上海大师赛的硬件,也赞不绝口,“我简直不能想象还有比赛比这更棒。”

  上海大舞台举行完斯诺克赛前的最后一场演唱会后,便紧锣密鼓地“改头换面”。作为赛事的技术总监,皮特亲手见证自己绘制的设计图,成为活生生的实物场景。“我相信,算上看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斯诺克比赛场地,这里会是下一个斯诺克圣地。”前天,球台安装已经全部就绪。一张桌子,光是测试的时间就长达1个小时。“这可是球员表演的舞台,一点马虎不得。要保证台面水平,这是非常费工夫的工作。”3个比赛用台,在皮特的指导下,装了整整半天。

  照明灯齐刷刷亮起,20个包厢气派亮相。大师赛的内场雅致又不失气派。从30日一早内场搭建开始,球馆内的温度便被恒定在21—23摄氏度之间。“温度冷热交替,很容易引起球台底部木架变形。而且我们的台呢都是羊毛制成的,温度一高,就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选手打球就必须使出比平时更大的力,不容易出手感。所以我们必须保证24小时开着空调,室内的湿度要无限接近零。”里奇回忆刚进场馆时,室内温度偏高,“现在除湿工作做得很不错。此外,我们还把场馆的空调送风,从顶风改为了侧风,这是出于保护选手健康的考虑。”明天,上海大舞台就将交付验收。“我想所有人都会满意,这将是选手们最美妙的中国之行。”

  本报记者 华心怡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