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什锦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废品的人在七宝收到一个旧皮箱——
旧书堆里惊现延安老照片

方毓强 杨路遥

  ■ 指挥华北百团大战的朱德将军(拍摄者原注)
  ■ 战地写生队在延安鲁艺合影
  ■ 黄河东岸摆渡军旅的临时渡口彭华士 摄

  本报讯(记者 方毓强 实习生 杨路遥)昨天,本市读者丁云宝从一叠老照片中发现了20多张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拍摄的抗战珍贵老照片,它们已有60多年的历史。

  昨晚8时,记者闻讯后随即赶往闵行区七宝古镇的“云宝斋”书店。店主丁云宝今年54岁,出生于上海。因为爱书和爱研究古董,在此开店已有8年的时间了。丁云宝告诉记者,20天前一个收废品的人告诉他,收到了一个旧皮箱,里面有一些书籍,问他要不要。丁云宝翻了翻,看到有不少俄文书,还有几百张旧照片,于是就买了下来。昨天,丁云宝整理这些书籍和照片时,当他用放大镜认真观看老照片的时候,发现里面有20多张竟然是抗日战争时代的。

  记者随即在“云宝斋”里一张一张地仔细观看这些老照片。它们大多数的尺寸都是长5.5厘米、高4.2厘米,好像当年是用“127”照相机拍摄的。记者看到这些老照片,无论在构图还是在影调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平,摄影者十分专业。这在当年抗战的艰苦条件下是十分难得的。记者看到每张照片背面都印有一个长方形图章,上面自右而左写有“战地写生队作”的繁体字字样。另外还用钢笔写有繁体字的文字说明,字迹端正优美。显然这是当年延安鲁艺学员的作品。

  记者在20多张照片中,发现最令人瞩目的一张是朱德总司令骑着战马的雄姿。这是否是朱德尚未面世的照片,有待鉴定。如是,其历史价值便非同寻常了。另外的照片还有八路军战士开拔、老百姓支援抗战以及“鲁艺”学员留影等动人场景。如果这些都是从未面世的,其价值也很高。记者最后在其中的2张照片背面看到写有“彭华士摄”的字样。经查询,此人正是当年鲁艺学员,主要从事绘画和摄影。但这些照片是否都是他所拍的,还是别人收藏的?这些被当作废品的东西与他又有什么关系?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详细 评论 070803111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