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什锦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电话费、煤气费被银行多扣,是偶然事件吗?在记者的调查范围内,这是一个概率不小于1%的事件。被疑出问题的领域,有电信、移动、煤气、有线电视等。银行代扣屡出错——
当心“管家”手伸向你钱包

何海宁


  这一幕可能发生在身边:你盯着寄来的电话费,或者上网费、水电费等账单,发现其中某项收费莫名其妙。但几天前,费用已从你的银行账户中扣走。

  你没法对账单说“不”。基于你的授权,账户已向电信、煤气公司、有线电视网等服务提供者敞开大门。服务商和银行的联网电脑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柜台交易,自动默认收费,尽管账单根本没有经过你的确认。

  银行“代扣”,已经成为“方便、快捷”缴费的代名词。几乎五成人会选择这种付款方式。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不留神,你可能被多扣三五元。

  代扣业务 一笔糊涂账

  广州的韦先生ADSL上网费由中国银行(行情论坛)代扣,每月100元。2006年底,他发现自己的账户被多扣了45元。

  从9月起,每月15元。直到11月初,他才留意到账单上注明的收费:“互联星空15元”。由于当月无法取消,11月,韦先生只能看着账户里的钱又被扣走15元。

  “登录ADSL时,时常会有互联星空的窗口弹出。”韦先生说。韦先生有时候会看几眼广告,“但一直没有任何消费”。

  韦先生把互联星空网上记录保存下来,作为投诉的证据。随后,他在小区论坛上笔伐互联星空和它的提供商。后来电信工作人员在查实韦先生没有消费后,也返还了45元。

  这应该是此类遭遇的最好结局。但由于这些“不明消费”已被扣,电信公司无法退款,只能在今后的消费中逐月抵扣。

  在快节奏生活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用于银行代扣的存折。代扣、代付是银行“中间业务”的一种。目前,中国国内所有银行均开通了代扣业务。它起源于1990年的四大国有银行,最初只有实力雄厚的电信、电力公司参与。发展至今,很多周期性收费的业务都可以由银行代扣,四大国有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已占7.25%。

  代扣失误 如何“顺产”

  45元从韦先生的账户中成功代扣的过程,可以窥探到此类业务存在的严重缺陷。

  “代扣牵扯到三方合同关系:消费者和服务商、消费者和银行以及服务商和银行之间。”广州律师陈北元说。他以关注电信资费的争议和维权闻名。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客户和付款企业签过协议后,就不需要再到银行签了。

  这本是为了方便消费者。但在这种模式下,三方关系变成了由服务商面对消费者、银行的单向关系。比如韦先生的“授权”生效后,账单由电信直接送达银行,无须再经他确认。

  韦先生与电信签订的“代扣ADSL费用”协议,并无特别之处。他对记者强调,他签协议时,电信还没有推出互联星空。这不被承认的45元,要突破电信、银行两大关卡,并从韦先生眼皮底下溜走,看似不易,却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首先,如果用韦先生的ADSL账号和密码登录互联网,便可轻易地进入“互联星空”的收费服务页面。如果在“我同意互联星空用户协议书”的选择项前打钩,收费服务由此产生。

  第二道屏障是银行代扣协议。虽然韦先生的协议无此项,但“互联星空用户协议书”规定:互联星空用户已清楚该业务的收费细则,同意按时足额通过固定电话或ADSL上网账号“合单”,缴纳使用费。于是,这45元就钻进了韦先生ADSL代扣协议中,经过联网系统,按月进入中国银行的代扣平台。

  最后一道关卡是银行。实际上,银行系统无法识别这45元的真实身份。银行内人士透露:在代扣业务中,电信等服务提供商没有将用户的消费业务种类(如市话费、长途话费、上网费等)交给银行,理由是“可操作性不强”。所以,韦先生保存在银行里的只是账户、每月扣款数额和简要介绍。另一家银行的人士称,客户留在这里的,是和服务商的协议复印件、名单和账号。这应该是经手人员不同造成的差异,相同的是:银行是执行操作的机构,只是按照企业提供的数据导入、导出。

  “银行所做的工作只是核实账户合法,消费者与户名一致。如无差错,便可以默认扣款。”上述业内人士解释。

  代扣方式 单方逻辑

  “这种代扣方式是缴费模式,而不是付费模式。”陈北元解释说。前者是在垄断行业中,服务商可以单方面决定;后者是一种平等交易关系,“我购买你的服务,支付费用给你”。

  陈北元认为,代扣问题的核心,在于没有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无论哪种模式,都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任何一个账单都必须经过消费者确认,然后才能传给银行。”他说。而服务商的逻辑相反,一份协议就是消费者的“同意授权”。只要同意了银行代扣的合同关系,就等于丧失了任何救济的权利。

  南方周末(何海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