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什锦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没工夫管 老师没义务管 学校没心思管
农民工子女期盼告别暑假“野”生活

王蔚


  本报讯 (记者 王蔚)暑假至今,本市共有7名未成年人因意外伤害事故身亡。市教委青保处今天上午披露,这7名小孩子均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如何让生活在大都市的外来青少年也能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已经成为上海开展青少年教育与保护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假期生活不能“三不管”

  目前跟随到城市务工的父母一起来上海的学龄青少年约有40万人,他们中有53%的人进入了公办中小学借读,其余的则是分散在各个民工子弟学校。市教委青保处处长杨永明说,从目前中小学生暑假工作的整体布局上来看,对已经纳入公办学校的外来青少年的安排与关心还是做得比较有序与到位的,而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假期工作则相对还不很规范。

  据了解,现在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在假期里都是“铁将军”把门。由于这类学校一般不在七八两个月的假期中给教师发工资,所以,教师根本不会主动去考虑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更不会去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这就造成了外来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大多处于“家长没工夫管,老师没义务管,学校没心思管”的三不管状态,天天“野”在城郊结合部,将公路、河塘、危旧厂房作为玩耍的乐园,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假期活动应当全覆盖

  外来的孩子也是宝。本市的一些社区组织和教育单位,已经开始探索暑期青少年保护工作的全覆盖,力争使这些“新小上海人”也能共享城市里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卢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里的“爱心学校”,在暑假里免费招收外来民工子弟前来学习和活动,而上课的老师则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 南汇区将外来青少年一并纳入暑期活动对象,航头镇的科普一日游活动、周浦镇的学校专场演出,几乎每一项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共同参加。浦东新区更是为外来青少年精心设计了特色活动,如张江镇组织了地区内百多名外来民工子女开展“看张江新面貌,看新农村建设”活动,金杨街道还举办了“民工子女家庭亲子运动会”,参与者无不感受到了暑假生活的乐陶陶。

  假期管理必须同担责

  然而,从本市开展假期工作的成功经验来看,学校的组织动员和师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许多假期活动都是要靠学校去上情下达并安排落实的。但对于民工子弟学校来说,一到放假就人去楼空,管理者和教师就像“蒸发”般无影无踪,这是十分不利于开展外来青少年的假期活动与保护工作的。对此,杨永明表示,今后应当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提出明确要求,办学的宗旨和开办学校后应当承担的全方位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在寒暑假里也必须能够体现出来。

  评论 070803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