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为什么这么牛? 连建明 |
|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之出色实在很惊人。尽管到昨天半年报只披露了246家,不到总数的20%,但种种迹象显示,今年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半年报。 若简单平均计算,已公布半年报的24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率超过100%,最高的增长了40倍。简单平均每股收益0.2元,有3家公司每股收益超过1元,2家超过0.9元,这样的数字简直难以想象,为什么业绩会如此大幅度增长呢? 1、重组带来脱胎换骨变化 这一年多来,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风起云涌。从股改开始,大量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有的是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新公司,有的将优质资产注入。这些动作的确大大改善了上市公司业绩,有的公司因此一下子乌鸡变凤凰,制造神奇故事。 举两个典型例子,都市股份(已更名为海通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20亿元,去年同期只有5568万元,同比增长3565%,每股收益为0.6元。我们都很清楚,将公司今年的半年报和去年相比毫无意义,因为这完全是两家公司,去年是经营农产品的都市股份,而现在那公司已经退出证券市场,现在看到的是一家证券公司。这种借壳上市使得公司性质、经营范围完全发生变化,不具有可比性。得益于上半年证券市场的红火,进行资产置换后的海通证券利润大幅增长,可见,资产重组的确是改善资产质量的一帖良药。 另一家成都建投(600109)同样如此。资产重组后现在的资产已经是国金证券,今年上半年是证券行业盈利最好的时期,由此,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046.45%,每股收益高达1.632元,半年报还提出了10转10的分配预案。至昨天收盘,成都建投的股价高达146.2元,为沪深股市目前第二高价股。 类似这种资产重组情况是今年市场炒作的一个热点,也的确使得一部分原来的绩平或绩差公司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措施显然有利于提高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2、产品涨价收获巨大效益 第二种利润大幅增长的公司,是得益于产品涨价。这类公司比例很大,特别是上游企业和许多工业品生产企业,如有色金属、钢铁等。上半年,尽管CPI上涨了3.2%,其实涨幅不算大,相对一些资源和工业品的出厂价,涨幅属于小巫见大巫。 举个典型例子,舒卡股份(000584)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59.32%,每股收益由去年同期的0.0112元变成现在的0.34元,主要是公司主营产品氨纶的销量和价格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增长。得益于氨纶价格上涨的企业还有不少,华峰氨纶(002064)已经预告上半年净利润18955.32万元,同比增长1767.43%,每股收益1.03元。一季报里公司就说,今年2月份公司氨纶平均售价7.88万元/吨,同比增长38.98%。最有意思的是古越龙山(600059),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28.22%,每股收益达0.199元,而利润的增长并非来自黄酒业务,而是由于公司两家子公司氨纶业绩大幅增长,前几年氨纶市场低迷的时候,这两家公司带来的是亏损。 钢铁行业今年的半年报也很出色,同比均大幅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第一季度钢价是个低谷,造成很多企业利润出现一个低点,有些甚至出现季度亏损。但今年上半年钢价同比较大幅度上涨,需求又很旺盛,去年的基数低,同比利润自然大幅增长。 有色金属行业大体也是如此。锌、铜、铝、镍等资源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这些企业的效益自然非常突出。驰宏锌锗(600497)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6.6亿元,每股收益为1.7元,同比增长84%。 这种由于需求大增价格猛涨的公司,钱赚得很轻松。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公司属于周期性行情,价格波动很大,造成公司业绩波动也很大。如钢铁的上市公司在2004年盈利就达到一个高峰,后来钢价下跌,使公司利润下滑,到去年第一季度利润降幅相当大。如果这种循环再次出现,那么,又将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有色金属类的公司同样如此,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影响非常大,相当多的公司去年下半年是业绩的高峰,如驰宏锌锗,公司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6亿元,全年是10亿元,就是说下半年的利润是6.4亿元,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77%。今年上半年净利润6.6亿元,同比虽然增幅不小,但如果下半年依然是这个水平,由于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到时候利润的增速显然要下降。 3、对外投资收益帮了大忙 投资收益是增加利润的一个法宝,今年上半年相当多的公司运用了这个法宝。所谓投资有多种多样,比较正常的是投资的联营企业效益较好,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这种利润往往可以长期存在。但更多的是依赖于一次性的资产买卖,其中,大约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卖股票,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较多,股改后这些原来不能流通的法人股解禁了,股价又高,股票一抛一下子多出一块巨大的投资收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些是帮了大忙。如S乐凯(60013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588.82万元,同比增长254.33%,利润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天威保变和风帆股份所得投资收益4244.02万元。如果扣除这个因素,利润并没有明显增长。 其二是卖股权,就是出售一些子公司的股权,这个效益也很不错。如万业企业(600641)上半年每股收益能达到0.638元,同比增长116.14%,就是转让了上海万业企业老西门置业发展有限公司95%股权,这笔买卖获得了3亿收益(税前),而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不过是2.8亿元。 第三,如果这两者都没有,那就卖点资产。大连国际(000881)上半年卖了一艘船,实现一次性非经常性收益13707.74 万元。如果没有这个因素,公司的营业利润是亏损的,靠卖了点资产,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083.07万元,每股收益达到0.26元,同比增长382.73%。 依靠投资收益实现利润大幅增长的不光是那些“困难户”,一些绩优公司也靠这个使利润大增。如马应龙(600993)是家很好的公司,但上市以来利润的增幅一直不大,今年上半年大翻身,实现净利润8914.49万元,每股收益1.45元,同比增长126%。这样的利润已经超过去年的全年水平,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好业绩。 但看看公司的营收并没有大幅增长,报表显示上半年主营收入2.64亿元,去年同期为2.55亿元,差异不大,毛利变化也不大,利润来源于哪里呢?还是靠的投资收益,上半年投资收益8497万元,是造成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其中一是转让吉林马应龙制药有限公司股权获得1126万元,二是证券投资4151万元。扣除这些,净利润实际上有所下降。 马应龙看来炒股兴趣浓厚。半年报显示,公司有10只股票,其中2只是港股,总成本为6600万元,而且,大多数是二级市场买入的,如公司有达安基因208万股,每股平均成本14.7元;40万股雅戈尔,每股成本24.4元;65万股嘉宝集团,每股11.5元;50万股光明乳业,每股9.41元;亚宝药业35万股,每股9元…… 有投资收益不是坏事,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投资收益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公司利润要持续增长,还得靠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 本报记者 连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