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希望 周汉民 |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我想,此时此刻没有其他人比从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的同仁对这两句古语有更为深刻的体会。2002年12月3日中国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激动人心的一刻仍不时浮现在脑海,转眼间我们迎来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0天。 还记得在庆祝申博成功的晚宴上,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在中国政府大红的请柬上写下“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近五年来,所有办博人正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努力将这一伟大的希望变成伟大的实践。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全力推进国际招展。早在2002年7月,中国政府便承诺将邀请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加上海世博会,以实现世博会历史上最为广泛的参与度。也就是说,国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财不分贫富,没有一个国家将在2010年的这一盛会上被边际化。中国政府的坦诚让世界各国为之动容。 去年3月底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的官方邀请函向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168个国家发出后,我们又陆续向未建交国家、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发出了邀请。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回应的善意和诚意,以及共赴盛会、共襄盛举的欢欣,同样令我们深受鼓舞。 与中国有长期友好关系的一些国家,如乌克兰、法国、加拿大、巴林、马里、柬埔寨都争先成为第一批确认参展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邦印度、北欧瑞典则别具匠心地选择胡锦涛主席到访该国时正式宣布确认参展,以示郑重。加蓬总统邦戈则亲自到访上海世博局,宣布加蓬的参展决定。有的国家路途遥远,但在我国代表团到访之后迅速作出参展决定,如南美国家圭亚那。有的国家,则选择在上海世博会推介活动举行之后宣布确认参展,如阿根廷和乌干达。此外,共有385批次的外国代表团去年到访上海世博局,增进相互了解,并就参展事宜与我们充分协商。 现任英国首相布朗在上海城市规划馆参观世博会的规划模型后表示,英国政府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建造最为精彩的国家馆,以提升英国的形象。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到访上海世博局时,则意蕴深刻地指出,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就像自行车的龙头,要把稳把好,不能晃动;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的确认函中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联合国60余年来奋斗的目标并行不悖。还应当提及的是,不丹、帕劳、海地、危地马拉等一些未建交国家也都纷纷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推动这一盛会真正成为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欢聚、融合的盛会。 办博工作的所有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家组委会、执委会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的结果。七年来,从申博到筹博,先后担任国家申博委主任和国家组委主任的吴仪副总理始终高屋建瓴、果断决策,给我们所有办博人以崇高的榜样激励。倒计时1000天到来之际,我们谨记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的要求:上海世博会全国关注,世界瞩目,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这是一个历练人生的“战场”,寄托着世界的期望和人民的嘱托。我们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所有才智,以无愧于这一人生难得的“战场”。 明日刊登一篇《申博片一定好看》,敬请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