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繁殖” 想创新也难 ——央视春晚导演竞标所产生的三点联想 俞亮鑫 |
前天上午,2008年央视春晚总导演竞标正式开始。9位导演分成7组进行竞标,他们分别是夏岛和芙英,张晓海和陈临春,王宪生、刘真、王炳森、李国红、齐宪役。这一竞标名单与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竞选名单大相径庭,既没有媒体热炒的李咏、董卿、毕福剑等名嘴,也没有郎昆、金越、袁德旺等曾执掌春晚多年的“老帅”,更没有一度传说的张艺谋要入主春晚的影子……当9位导演“浮出水面”,所有不实传闻都被击得粉碎。 炒作沿袭老套套 应该说,在目前参选的9位导演中,除了张晓海外,他们相对于郎昆、金越、袁德旺等导演而言,大多属“新人”,至少都没有独立执导过央视春晚。由此人们也可以看出,所谓李咏、董卿、毕福剑等名嘴参加竞选,纯属子虚乌有的传闻。由此可见,今年围绕着央视春晚所进行的炒作依然是沿袭以往的套路,首先炒选导演,再炒选演员、选主持人、选节目,最后炒定节目单……有一点可以预料,那些抢先爆料的消息,大多有假。前天导演竞标就击碎了所有的外界传闻。 创新不宜期望高 至于郎昆、金越、袁德旺等著名导演缺席央视春晚竞选,也可以看出,这些名导演对明年的春晚都持谨慎态度,尤其是明年要举办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办好这届春晚难度很大。实际上,前天的竞选方案,许多都是围绕着“奥运”主题展开,如夏岛和芙英导演组合谈到,在2008年这一特殊的年份,应把央视春晚作为品牌推向国际。张晓海、陈临春导演组合则提出了“创新奥运”的设想,在春晚中加入民俗部分,突出年味儿。齐宪役导演的春晚主题锁定在“华人行”上,表达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对奥运的共同期盼,让全球华人在笑声中迎来奥运年……竞标导演中大部分都将2008年春晚的主题设置为奥运品牌。 春晚历经二十多年,其基本模式始终没变,后人模仿前人,没人敢于创新,还是相声、小品、歌舞、戏曲四大台柱加串联词。如今再加上奥运这一重大主题,就更难“突围”了。这也许是老导演们慎之又慎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人”们跃跃欲试的原因吧。 陈规依然未打破 竞选明年春晚的7组选手9位导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全部来自央视文艺中心。这就意味着以往人们呼吁央视春晚应该开门办的呼声再次落空。这些年来,央视春晚已陷入一个怪圈,年年办,年年都有不少骂声,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形式落入老套,无法创新。一些热心观众也给春晚提意见,建议尝试用一下央视以外的人才,毕竟央视外的天地更大,人才更多,甚至有人建议能否请张艺谋等优秀导演前来掌勺春晚? 但直到今年,这一陈规依然未能打破,原因很简单,每年央视春晚的导演竞聘仅面向央视内部,并不是面向全社会。央视外的人才再优秀,依然无法取得央视春晚的“指挥棒”。前天9位导演“浮出水面”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春晚这一大舞台如果仅限于在自家人身上打转,满足于近亲繁殖,就很难有出彩的创新和令人欣喜的突破。 首席记者 俞亮鑫 评论 0708051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