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就业前景,错误判断自身能力 职校报到日 新生“放鸽子” 王蔚 |
8月上旬是本市今年中职学校新生的报到期,然而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听到,许多学校的招生老师或班主任,这些天都在忙于一遍遍地打电话,逐个通知早已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他们中有人到时候“放鸽子”不来报到。据市区某重点职校的招生负责人说,按往年的比例推算,放弃升入职校的学生约占8%到10%。 争生源 学校为生存 “没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生源,学校就会失去生存意义。”这是一位职校负责人的感叹。据悉,每年中专、职校和技校的生源大战相当激烈,相当一部分学校完不成招生计划,能招到计划数七八成的学校也已实属不易。某区一所职校,几个校区十多个专业,首批录取阶段只有两百来人填了志愿,平均一个校区只能摊到一个班多点的人,连专业也开不足,负责招生的校领导只得不断地跑招办,协调征求志愿事宜。 选复读 大多陷误区 即便是在不设最低录取线的情况下,中职学校仍不能完成全部招生计划。那么,“失踪”的学生又去了哪里呢?“复读,但这很可能是走入了误区。”中华职校学生处副主任潘锦仑老师一下子点出了问题症结。 各中职校的老师会很负责地一一通知学生按时报到,但有些同学也会很干脆地回答:“我去复读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仅有中考考了400多分的人选复读,考了300多分,甚至200来分的同学,也有人坚持不上职校而选择复读,期盼明年考上普通高中。有意思的是,不少中职校的招生老师告诉记者,在每年的新生报到日,他们都会碰到好几张“熟面孔”。“你不是去年选择复读想考高中的吗?”“嗨,老师,今年我又考砸了,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还不如去年就来读职校呢。”听了这样的对话,真让人唏嘘不已。 学技能 前程大可为 潘锦仑老师又算了一笔账:“事实上即便通过复读考上了普通高中,三年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只是考个高职的水平,还不如趁早选择中职。”据了解,现在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都要求学生既能拿到毕业证书,又要能考出好几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像中华职校的地铁、空乘、烹饪专业,南湖职校的物流专业,上海交通学校的汽修专业,他们的毕业生几乎年年成为才市的“抢手货”。 另据来自市教委的统计,2006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55%,直接就业人数比去年提高3.58个百分点,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人数比去年减少3.34个百分点,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独、合资企业单位和私营企业单位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86%。有30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本报记者 王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