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简单粗暴的价值观
——电影《导火线》观后
周铭


  在《杀破狼》取得不错的票房和良好口碑以后,大家都把香港动作片的希望寄予甄子丹和他的续集《导火线》上,认为他以真实震撼的真功夫、长镜头的打斗戏会把曾经辉煌的港产动作片再次带上一个新的高峰。《导火线》上映了,动作戏果然火爆异常,但并没有超越《杀破狼》,至少没有《杀破狼》那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之前宣传中强调的文戏部分更是问题不少,影片的主题弘扬的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江湖义气,推崇一种简单粗暴的价值观。

  《导火线》的动作戏只有一场最后的决斗,甄子丹和邹兆龙的打斗是混合式格斗和洪拳的对决,强调甄子丹的腿技和关节技,打得很灿烂精彩。打斗戏比《杀破狼》少,也不够新鲜,没有甄子丹和吴京器械对打的惊心动魄,也少了和洪金宝互相角力的气势宏大。《导火线》加了一场追逐戏,模仿《007大战皇家赌场》的痕迹明显,但不如007那么流畅华丽……总之动作戏还算是维持水准之上。但影片最关键是理念上令人生疑,甄子丹扮演的警察马军是影片的第一男主角,身为警察的他信奉一条真理:“警察抓贼”,这不错,但他为了秉承这条真理,不顾纪律和法律的约束,逞个人之勇独断独行,甚至肆意殴打嫌疑犯至死。在马军的身上,看不到作为一个执法者的职业操守,有的是江湖气十足的侠义行为,是忠孝节义的封建道德观,而不是当今社会应该宣传和弘扬的“以法制恶”价值观。在影片中,马军的一些行为和反面角色越南三兄弟的做法互相重叠类似,比如对母亲的孝顺,对兄弟的情谊等。甚至在最后决斗中,马军和托尼打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价值观的取向出现了混淆不清的感觉。尽管为了便于通过电检,影片刻意将故事背景放到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但电影毕竟是今日才上映的,是给今天的观众看的,娱乐片虽然娱乐为主,但起码的价值判断还是要准确。

  《无间道》为港产影片打了翻身仗以后,港产警匪片多多少少都受了其影响,在人物的边缘性和复杂性上加了很多功夫,进行人性的深度刻画,这是一种艺术探索,但不应该成为一种趋势,更不该变成一种模式。而在《导火线》中,人物复杂性的刻画被进一步强化,应该作为正义和公理象征的执法者竟一再触犯法律,这种做法令人不能苟同,至少在没有分级制度下,对于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观众来说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周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