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慈善电影为何受“冷遇”? 观众:片子太旧 剧院:片源不够 赵金晶 任湘怡 |
一元钱看一场电影,杭州市民却提不起兴趣。这是日前杭州剧院今年新推出“慈善电影”活动遭遇的尴尬。市民只要向慈善基金会捐一元钱,就能领一张电影票,在剧院看一场电影。可是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市民却反响平平。一些观众建议,慈善虽是好事,还得想想如何做得更好。 实习生 赵金晶 本报记者 任湘怡 剧院 片源不够 压力不小 “慈善电影”活动自7月9日推出,为期6天,剧院共放映了10场电影,有4000多人捐了款。杭州剧院放映厅共有900个座位,10场4000多名观众,实际的平均上座率还不到一半。“开始几天来的人很少,经过报纸的报道,后几天观众才多了起来。”杭州剧院业务中心的顾主任介绍,还有些居民特地赶来剧院捐款,却没有要电影票就走了。 观众为什么不看好“慈善电影”?剧院方解释,大片的拷贝第一轮放映后就被发行公司收回。剧院没有好的片源,此次从库存的几十部片子中挑出了《喜玛拉雅王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了胜利》《帝企鹅日记》《海洋朋友》《红孩儿大话火焰山》等比较适合放暑假的孩子们看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均已放映过一段时日,无法激起观众的观看热情。 可如果引进新片播放,又面临着票价的问题。“新片的票价定高了,失去了慈善电影的本意;定低了,又会引起其他影院的抗议。” 顾主任说。 观众 时间尴尬 片子太旧 “慈善电影”播放的时间,正好是每天白天剧场的空闲时间。杭州剧院据此专门设了上午9点和下午3时两场,但这个时间段却不免“尴尬”——一些家长不放心孩子一个人来看,而自己却没时间陪孩子来。 此外,“慈善电影”活动期间,正值《变形金刚》轰炸杭城银幕,相对稍显平淡的老片,大部分杭州观众难免提不起兴趣。 分析 要把好事做得更好 “慈善电影”的点子来自杭州剧院之前举行过的一次活动。几年前,杭州剧院联手学校,播放电影《任长霞》,从每张门票收入中抽一元捐给慈善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推出暑假慈善电影,按照剧院方的解释,是希望能够在暑假尽量利用剧院的资源,为孩子们做些事情。顾主任说:“一来能筹集一些善款,二来希望这些电影能对孩子们有些教育意义。”他坦陈,剧院光是场地的电费,一场就要2000元左右,全靠剧院的其他活动补贴。 “要是以后再举行这样的活动,我们可能事先和教委、学校联手,以便更有针对性。”顾主任说。而一些观众也建议,剧院不妨多想点办法,扩大片源渠道,以便把好事做得更好。 据了解,活动这6天内,杭州剧院筹得5500多元捐款,全部捐给山区的贫困儿童和福利院的孤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