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8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好“短信”文字关

刘以廉


  时下,不少频道都在开展短信互动。这有利促进交流,活跃荧屏,提高收视率,是个好形式。但笔者发现“短信”中语言文字差错频出,有损电视台形象,也带来负面社会效应,不能不引起重视。

  试举几种类型的错误:(括号内文字系笔者加注)1.语句不完整、漏字:“游泳场所(门票)太贵了,有些小孩没地(方)去。”2.错别字:“做事要小心、细心,要防范(患)于未然。”“注意防范,才能必(避)免意外发生。”3.意思用反:“……避免(尽量)少出门。”

  上述错处不能责怪短信作者。他们可以“想说就说,想发就发”。但电视台编辑岂能来信如何写,我就如何发?为何不“咬文嚼字”把好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