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堆出“艺术品” 林明杰 |
最近,北京798艺术区一家画廊展出了一件“艺术品”——装在镜框里的100万元人民币。作品名字就叫《一百万》。由此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猜测这件作品的意义;有人争执这件作品是否属于艺术;也有人质疑将人民币进行艺术创作是否合法;还有人问,艺术家哪来这么多钱进行“创作”? 作者说,很少人见过成千上百万的现金,超过十几万元的钱在一般老百姓的脑海当中已是巨款。而《一百万》的作者就是想让人们直面金钱,诉求人们对金钱的第一反应。很多人突然看到那么一大堆现金非常惊讶,眼里都有种异样的光芒。他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让参观者参与进来,通过不同参观者的反应,与艺术家与作品产生一种心灵的互动。” 但前卫艺术的理论是听不得的,比《易经》还深奥。从外行看热闹的角度审视,我觉得作者的效果达到了——媒体纷纷报道。你看,现在不就惹得在下舞文弄墨,说长论短来着?自从艺术品可以兑换成钱以后,人们欣赏艺术品的心情就有些不同了。世俗间评价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地位,也往往简单到是否值钱。你不用拿真的钱来展出,只要拿名家字画来展出,不乏有人会把它们当钱来看的。 用100万来做行为艺术,构思并不奇妙。有100万元的艺术家并不多,多的还是那些“傻乎乎”地在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绝对拿不出100万元来。难怪有人以穷人之心度富人之腹,怀疑这钱是假的。他们有所不知,这位作者是房地产界资深人士。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常在钱堆里混哪能没有钱呢?据说,他还曾用5100万元来“创作”过作品。只是操作过程缺乏透明度,才引起怀疑。建议作者下次以100亿美金来摞个金字塔玩玩——只是要注意从钞票出库起,就要排场做足,一路电视实况转播,一定会更轰动。 评论 07080711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