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8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百外来工上书盼加薪
深圳外来打工者希望政府召开听证会倾听打工者心声
刘晓燕 陈铭


  “去年到今年,物价涨得很快,我们在这段时间感觉特别明显。”7月31日傍晚6时30分,龙岗区坪地展丰万家百货门口的塑料椅上,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种各样生活经历、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的5位打工者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打工者的心声——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应该上调至少20%。

  这5位打工者有的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有的是有一技之长的电工,还有的在餐馆做服务员,他们因缘际会,在最苦最累工资却最低的岗位上打工多年,当他们听说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对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作了这样的回应“调整不一定就代表上调,保持不变或者下调也是调整”,个个心急如焚。

  他们一个坐办公室的打工者朋友帮他们起草了一份求助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打工者的迫切要求》,落款“一群外来打工者”,发往深圳多家媒体,为了引起重视,最基层的打工者们在信的后面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些人还在名字后面加上了目前自己所拿的工资数字:刘××(612元)、朱××(530元)、吴××(570元)、曾×(850元,没有加班费)……

  “记者同志,你知道吗?现在方便面都涨价了,我们连这也快吃不起了!”他们中的一员阿早对记者说,现在物价飞涨,感觉冲击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收入本来就低的打工者。“如果工资保持不变或者降低的话,我们这些打工者每月仅靠几百块怎么生活?即便能够生存下去,又怎么能够养家?不能养家也就失去了打工的意义。”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打工者的迫切要求》信中,他们认为,深圳制定最低工资的时候应该有个听证会,应该邀请打工者参加,他们周围的打工者朋友们都不清楚最低工资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这里有打工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受工伤者的呻吟、有烈日下汗水滴落尘埃的声响、有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呼唤……”信件颇具文采的结尾引起不少打工者的共鸣,很快在相识或不相识的打工者之间流传,阿早告诉记者,他们的签名分开在几份信的后面,每张都不同,一共有100多个签名。

  南方都市报 (刘晓燕 陈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