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8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料枯竭和工程建设等原因
千年名砚甘肃洮砚濒临“断根”

袁鸿


  本报讯 兰州消息:被誉为中华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以其细密晶莹、清丽动人、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等特点,为历代皇家所珍藏,备受文人雅士青睐。但如今由于原料枯竭和工程建设等原因,洮砚的生产已走向“断根”边缘。

  近几年来,由洮河东岸喇嘛崖采出的洮砚石料越来越少,且石料品质也大不如前。一位在当地干了30年的采石工告诉记者,他们的矿洞已由以前的六七十米挖到了100多米,但依然没有较好的石料。如今,在喇嘛崖,很多的矿洞因为无石不得不宣告废弃。 

  据甘肃洮砚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的无节制开发是让这一珍贵的石料迅速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引洮工程的核心项目——九甸峡水库也已开始兴建,随着工程今年10月开始蓄水,将带动洮河水位大幅上涨,这一带的石料产地将全部埋入水底。届时洮砚也将彻底失去生存之源。

  据当地相关部门介绍,为保护洮河石,他们正在和负责九甸峡工程的公司商议,计划出台具体的保护方案,并初步预计于今年9月底开始实施。                (袁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