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分纸币背后的红色记忆1 周燕 |
| ||
| ||
|
周燕 2007年4月1日,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纸分币退出流通市场,那版主色为墨绿色、浅翠绿色相间的伍分纸币也在其中。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该版纸币正面图案,记载着一则惊心动魄的故事: 1949年9月28日凌晨,国民党招商局的“海辽”号客货轮拉响了起义的汽笛,正开足马力向着已经解放的大连港全速前进!这款1953年版的纸分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凭证,曾在亿万中国人手中流转,如今已完成历史使命,然而,“海辽”轮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高举义旗的果敢行动,却应成为永久的红色记忆。现选刊2007年第7期《党史博览》“伍分纸币背后的红色记忆”一文,供读者了解内幕。 “海辽”轮起义,是在中共香港工委领导下,由华润公司直接参与组织的 1949年1月下旬,平津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人民解放军乘胜前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以及上海等沿江大城市,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卷土重来,令国民党招商局一分为三,一部分船只留在上海,大部分船只开始向台湾、香港撤退。 招商局原名轮船招商局,是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为了解决清政府漕粮运输困难,于1872年设立的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总局设在上海,沿江沿海开设了南京、汉口、香港等19个分局。国民政府成立后,对招商局实行接管。新的招商局承担了国民政府的大量民运和军运任务。 解放大军南下,迅雷不及掩耳。中共香港工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对国民党政府驻港企事业单位,包括香港招商局,开展积极的统战工作。当时,中共中央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对外贸易机构——华润公司,正好与香港招商局和所属的船队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中共香港工委决定,由华润公司直接参与策反招商局在港船只的联络工作。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特别是东北解放区的出口商品在香港打开销路后,华润公司有了较大的发展。1948年秋,在护送在港民主人士北上之初,公司总经理杨琳(原名秦邦礼,系博古的胞弟)就考虑,要扩大国际贸易往来,靠租用苏联货船不是长久之计。经请示中共中央书记处,华润公司买下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3000吨客货轮,取名“东方”号。当时大陆沿海尚未解放,外籍船只往来行驶相对比较安全。 因为是自己的船,承担的又是秘密运输任务,杨琳请中共香港工委书记方方从工委系统内帮助物色一名熟悉航海业务的高级海员,欲让其担任“东方”轮船长。方方推荐了时年40岁的厦门港引水员、中共厦门地下党工委书记刘双恩。 早年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的刘双恩,曾留校任教,培养过很多航海人员,在沿江沿海各招商分局人缘关系很熟。抗战期间,刘双恩曾在长江“峡光”轮任船长,精通航海业务。华润公司董事长钱之光和总经理杨琳派人将刘双恩请到香港会面,决定聘请他担任“东方”轮首任船长,并委托他为“东方”轮配备各岗位的高级船员。由刘双恩物色、推荐,中共香港分局协助审查,“东方”轮很快配齐了大副、二副、三副、报务员等主要船员,其中有15名共产党员。为了便于与香港港务局打交道,理顺加水、加油、生活供应等事务,总经理杨琳还决定在华润公司名下成立华夏船务公司。中共党组织调上海海关地下党员王兆勋任华夏船务公司经理。 1949年4月,“东方”轮迎着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春风,满载着解放区急需的货物,终于启航了。 “东方”轮凯旋时,上海已经解放,国民党招商局总部被人民解放军接管。而国民党留在上海的只有30多艘小海轮,其余70多艘海轮由台北招商局控制、调遣。中共中央指示香港分局和香港工委,抓紧策反工作,不要让停泊在香港的船只再驶向台湾。中共香港工委副书记潘汉年找到杨琳商议,决定通过刘双恩实行重点突破,相机开展策反工作。经过认真周密的思考,刘双恩选择了“海辽”轮。 “海辽”轮是国民党招商局的一艘大海轮,执行上海至厦门的客货航班。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国民党军队已经溃不成军,随时准备逃离大陆。正逢岁修的“海辽”轮,也被急于溃逃的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征用,以抢运物资、撤退军队。警备司令部对应征船只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包括所有船员不得擅自离船等,违者以军法论处。 “海辽”轮船长叫方枕流,时年33岁,江苏无锡县人,毕业于上海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抗战后期,刘双恩在“峡光”轮任船长时,方枕流任大副。其间,刘双恩曾多次送进步书籍给方枕流看,与他交流对时局的看法。有一次,刘双恩试探方枕流是否愿意到解放区工作,方枕流显得非常激动,恨不得立刻卷起铺盖投奔解放区。刘双恩开导他说,目前,我们的任务是积蓄力量,团结更多的船员,总有一天,要把国民党的船变成我们自己的船。方枕流豁然开朗。后来,方枕流成为“海辽”轮船长,刘双恩被调到厦门港任引水员,但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