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移民
 第B19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0月1日起,上海实施国内首个食品冷链物流地方标准
工厂到商店 低温保鲜不掉链子

王欣


  本报讯(记者 王欣)出厂才两天的牛奶怎么变酸了?还在保质期里的熟食也会变质?市民大热天遇到的这些烦心事,都因为一个看不见的“罪魁祸首”——不知何时中断过的“冷链”。记者上午从市经委获悉,上海市地方标准“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已通过评审,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第一个食品冷链物流的地方标准。

  冷链,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始终使食品处于低温状态的专门物流网络。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从不打“赤膊”讲风度,到全程“冷链”保温度,要求从工厂到零售点温度控制不断点,食品保质更保鲜。

  据专家介绍,即将实施的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冷链物流所涉运输、储存、装卸、配送、销售等各环节温度控制指标,还增加了质量卫生管理要求。例如标准规定:

  ● 液体奶类(饮料)装车前将厢体内温度预冷到15℃,方可装货,运输途中产品温度不高于10℃;

  ● 提货单位委托冷链配送企业承运时,在承运配送合同中,必须明确商品的温度要求;

  ● 冷冻、冷藏食品出库或到达接收方时,冷冻产品应在15分钟内、冷藏产品应在30分钟内装卸完毕。

  本市食用农产品冷链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在全国处于前沿,但较发达国家距离很大,即使是周边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冷链标准也远远高于上海。

  市经委今年准备先从肉类、水产品、豆制品开始冷链建设试点,用3年时间达到以下目标:主要加工行业90%完成冷链加工、批发市场90%达到不中断、物流配送90%形成完整链接。

  (相关报道见A6版·夏令热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