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秋评球】 双龙戏珠 晏秋秋 |
上海滩的青少年足球,根宝是一块牌子。而且,“中国曼联”是响当当的牌子。每次到崇明,根宝都要指着“根宝足球基地”的指示牌得意地说:“全崇明,这样的牌子有17块……” 如今,徐根宝遇到了对手。这一次站在他对面的,不再是施拉普纳、戚务生或金志扬,而是昔日弟子申思和祁宏。两人在场下联手,搞了个“幸运星”足球俱乐部,从小学开始,培养“球星”。 上周遇见申思,见他赤脚、运动裤,满头大汗。问他干什么,他眉头一抬:“天天去教小朋友训练啊。”转头遇见祁宏,一样的打扮。祁宏“谦虚”地说:“培养小申思啊。” 在“幸运星”,申思是董事长,祁宏是股东。根宝要打造“中国曼联”,申思、祁宏两个人的“野心”小一点,只想再过七八年,成为上海足坛的“教父”。 3个上海男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瞄准青少年足球。与其说是巧合,倒不如说,这是“1995申花”中,最会“琢磨”的3个人的碰撞。根宝先行一步,靠江湖地位和大手笔,赚得如潮喝彩。申思、祁宏两人入行稍晚,但“幸运星”发展之快,又出人意料。 昨天,“幸运星”赢得5年超过200万元的赞助,这个数字着实吓人一跳。20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足够运作3支乙级球队了。问“幸运星”总经理易文兵如何“圈钱”,他轻松作答:“申思和祁宏,就是最大的品牌。” 中国足球如今不景气,各地足球学校纷纷倒闭。然而,上海青少年足坛却有“双龙戏珠”,这着实让人惊喜。天平的一端,是10年甲A第一名帅徐根宝,另一端是“申思+祁宏”的人气组合。孰重,孰轻?这就像弗格森和穆里尼奥的“暗战”,吊足了人的胃口。 现阶段,与其看国足看得牙根发痒,倒不如静下心来,慢慢等待。等待上海足坛的又一次PK。 晏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