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下50米深处下水道规模超过地铁 地下有“汪洋” 地上不积水 杨骏 |
巴黎经常下雨,人们出门都习惯带伞,然而记者在巴黎生活多年,发现雨天行走时湿鞋的情况都很少见,也从未发现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那么,巴黎的雨水哪里去了?巴黎又是如何避免大城市的通病——城市雨天积水呢? 高效排水系统 一个名叫让·吕克的清洁工曾对记者说,下水道是巴黎的一座地下“大水库”,即使倾盆大雨,雨水也能很快被排掉,路面上不会有积水。“走在街上,你不会想到巴黎的地面之下还有一片‘汪洋’!” 在巴黎下水道博物馆,记者曾进入下水道实地参观区,验证了让·吕克的说法。 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了无踪影。 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没有想象中的污秽与臭气熏天。其中大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 还有一连串数字可以说明这一排水体系的发达: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 利用地势高低 每天巴黎地面车流滚滚,人潮汹涌,可曾想到此时,地下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与“热闹”? 1851年,名叫欧仁尼·贝尔格兰的工程师利用巴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设计了将雨水等废水排到郊外的方案。他还在小下水道中设计建造了蓄水池,利用蓄水池的水增强冲刷效应,避免下水道堵塞。到1878年时,巴黎就已拥有了长达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网。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随时进行改进 巴黎地面排水迅速与下水道系统设计有远见、管道建设起点高、布局合理不无关系,更与人们不断根据城市发展,随时改进下水道体系有关。 记者曾参观过巴黎市新建的2个电脑控制的污水和雨水压力提升厂,这两家工厂能加速下水道废水和雨水的流动,同时负责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巴黎还陆续建立了11个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净化站,保证通过下水道流入塞纳河的水的质量;在横穿城市的塞纳河河底建立了7条自动虹吸通道,将城南的废水与雨水引到城北。 巴黎下水道系统享誉世界,下水道博物馆已成巴黎的著名旅游项目。杨骏(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