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热点关注
 第A18版:焦点话题
 第A19版:流金岁月
 第A20版:广告
 第A22版:奥运你我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 告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 告
 第B22版:广 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专题
  
2007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拍场看好“百宝箱”
买“椟”不亚于买“珠”
方闻

  图1
  图2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想必许多人都知道。买下木匣,退还珍珠,往往比喻那些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人。但是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买“椟”却不亚于买“珠”。

  在今年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七件连御制诗剔红紫檀三鱼朵梅海水纹盖盒,以4736万港元的成交价让投资者至今难忘。其中除了精美绝伦的扳指之外,那个装扳指的盖盒,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是乾隆皇帝命人专门制作的,这无疑显示出“椟”与“珠”在当时的地位不相上下,而从拍卖市场来看,最能显示出这一特点的,非紫檀雕九璧纹宝盒莫属了。

  在2005年嘉德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清乾隆紫檀雕九璧纹宝盒(图1),估价8万至12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9.6万元。此宝盒为长方形套盒,盖与四侧面铲地浮雕九只卧蚕纹玉璧,璧间以纽绳相连缀。由于底子做的极为平整,故更显出匠人的刀工犀利,绳璧之间极具张力。盒内的设计具有巧思,为乾隆宫廷收藏宫中玉器文玩所特制的紫檀百宝盒,被誉为乾隆皇帝的“百宝箱”。

  除了给玉器制作专门的放置容器之外,明清时期放置文房用品的文具盒也是目前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在今年的春拍中,北京保利拍卖行推出的明代晚期黑漆百宝嵌绶带花卉文具盒,成交价达到了14.3万元。而在去年春拍的时候,中国嘉德推出的明代晚期黄花梨木错银百宝嵌琼林独宴图文具盒(图2),成交价更是高达33万元。这件文具盒取黄花梨木精料制作,镶嵌螺钿、珊瑚、虬角、蜡石、椰壳、玳瑁等珍贵材料,组合成五彩斑斓的梅竹春燕图案。构图以宋代花鸟写生小品画为立意,生动传神、气韵清逸,堪称绝技,整器藏用得当,保存甚佳。文具盒发展到清代,其制作更加奢华,同样是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清乾隆·双龙戏珠图戗金雕填文具盒,起拍价12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27.5万元,其整体采用戗金彩漆装饰,髹朱漆,盖面上描两种锦地,几何开光内戗金彩绘双龙戏珠图,二龙相视,围绕龙珠,海水江崖纹为饰,气势磅礴。

  与放置古玩的盖盒相比,古人存放书画的画盒在制作工艺上也与前者不相上下。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清代檀木雕龙纹画盒,估价3000至5000元,成交价达到了56000元,其木纹清晰优美,盒为抽拉式,堪称一件文房雅器。

  相比书画、瓷器、玉器的收藏投资,对于放置这些艺术品容器的投资才刚刚起步,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买“椟”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其中的工艺,也要关注其保存的完整程度。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往往是买“珠”还“椟”,因此许多容器放置至今都有了裂纹,这也就大大影响了其投资价值。  方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