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之行 钱勤发 |
由“八一”想起了琼海之行。 琼海在海南岛,与上海相距数千里。对上海人来说,那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可是,当我踏上这块土地,耳畔响起“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时,觉得那么的熟悉,熟悉得让人肃然起敬。这个旋律来自于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红色娘子军》。琼海,就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 我走向琼海深处,眼前展现一幅琼崖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方知红色娘子军只不过是琼海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 离琼海县城不远,有个地方叫嘉积。嘉积有个不偏岭,路还算好走。记得,我在大雨滂沱中来到不偏岭。雨柱敲打着不偏岭山坡上的水泥台阶。雨幕里清晰可见胡绳先生题写的“琼海革命历史陈列馆”。 紧闭的铁门开启,静静的陈列馆里就我一个参观者。灯光刷地闪亮,瞬觉风起云涌……文字、图片、实物,被激活的一段历史,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我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对王文明、杨善集、王器民这些人名更是陌生。可在琼海,在海南岛,他们是大名鼎鼎的琼崖革命斗争史上的领袖人物。他们是我党建党时期的第一批党员,在全岛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从1927年到1950年海南解放,琼海是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最重要的支撑点。他们在而立之年便为崇高的信仰流尽最后一滴血。 陈列馆里留有王器民烈士的一封遗书,是他就义前写给妻子高慧根的。80年了,遗书的纸片虽已发黄,可墨迹依旧清楚,字里行间透现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以及对妻子的至真至情:“我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而牺牲,我的革命目的达到了。惟是对你很是不住,没有和你享过一日的安适快乐的日子。我们夫妻可谓因国而忘家,为公而忘私啊!亲爱的慧根,你应紧记我的遗嘱……打破旧礼教,用锐利眼光细心考察,找有良心、富有革命性的男性,和你共同生活,就是我的好朋友也不妨,但是总要靠得住,能继续我的遗志就好了……”这是一封“杜鹃啼血声声唤”的遗书,当年,作为妻子的高慧根读后该是怎样的寸肝欲裂啊?多少年来,革命者常常被一些人视作“口号”,视作无情无义的豪杰。其实,并非这么一回事。读了这封遗书,字字句句,让人倍觉义重泰山、情似海深,革命者人情的一面,表露得淋漓尽致。 琼海还有一个“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纪念1931年5月1日在琼海乐会创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娘子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为琼崖革命立下不朽功勋。1953年,周总理说:红色娘子军创造了孤岛斗争的范例,要拍电影。于是,一部《红色娘子军》成为经典,“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响彻神州大地。我去纪念园时,红色娘子军健在的4位老战士王运梅、卢业香、王先梅、欧花,还经常去纪念园,穿着仿制当年的军装,戴着军帽……都是90高龄的老人,吃得消吗?我想,就不要把她们当“名片”搞商业炒作了,还是让她们清清静静地安度晚年吧。 琼海,在这块土地上刻下的是一段革命史,一段军史,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叫“红旗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