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热点关注
 第A18版:焦点话题
 第A19版:流金岁月
 第A20版:广告
 第A22版:奥运你我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 告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 告
 第B22版:广 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专题
  
2007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河南吃面

程昊


  面条是河南人除馍之外的另一大主食。我到河南郑州、洛阳、开封旅游,吃了不少。一是喜欢吃,二是河南的面条确实做得好,花样多。

  要说河南的面做得好,无非就是面的本身质量好。中原本产小麦,经过5000年的培育,改良那麦的韧性、吃口不消说了。再就是在制面过程中,揉面有筋,醒面要透,擀面适宜,道道工序到位。河南面做得好,还数面条的制作方法因季节而更替不断变化。

  现时夏季犹如上海人吃冷面一般,河南人多吃捞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在凉水或阴阳水(开水掺凉水)中过一下水。决不似上海吃冷面早早煮好,冷摊好,而是现煮现过水,所以面的柔性、嚼头、口感更好。拌以蒜汁、苋菜和黄瓜丝等,吃时清凉爽口,防暑降温。上海的冷面似快餐,求简单方便快捷,是适合上海城市,如易中天所说的上海滩的生活节奏与习惯。河南洛阳也好开封也罢,那是城,那种吃法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了。

  春末秋初季人们多吃卤面。到了蒜薹和豆角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蒜薹和豆角做卤面,因为这些菜是做卤面最好的佐料。相当于我们上海人喜欢的拌面,我想这种面应该源于河南而变种适应于上海。

  冬天季节寒冷,人们多吃汤面条、拉面条、烩面条。反正这些面条端上时,满满一大碗,热气腾腾,上面放以各种作料,荤素皆宜。一般还撒上碧绿的香葱或芫荽,一勺红红的辣油,油旺旺的。呼啦啦一气吃下,就会头冒汗,浑身暖和起来。河南最有名的是“萧记三鲜烩面”,总店在郑州郑汴路货栈北街交叉口。哪怕是清水面,也爽口滑溜,香留齿间,余味无穷。一如上海的阳春面,只是上海多机制面,少原汁原味的手工操作。

  河南还有一种“洛阳浆面条”。它那特殊的原料和特殊的做法,使浆面条与普通面条的味道截然不同。浆面条的主料是面条,但配料是关键。因为煮面条的水,不是常用的清水,而是一种特制的面浆,所以做浆尤其重要。听河南朋友介绍说,做浆时,先把绿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胀后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放在盆中或罐里,一两天后,浆水发酵变酸。把酸浆倒在锅里煮至80摄氏度的时候,浆水的表层泛起一层白沫。这时,要用勺子轻轻打浆,浆沫消失后,浆体变得细腻光滑,再放入香油等调料。浆水煮沸时,把面条下锅,勾入面糊,再放入盐、葱、姜等佐料。浆面条看似上海“烂糊面”,但口味不同,用汤水不同,属于不中看却中吃;看似丑陋却“打耳光都不肯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