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的“家”少了一撇 连锁店岂能“连锁使用”错别字 王蔚 |
|
本报讯 (记者 王蔚)上海迎世博会、迎特奥会和迎女足世界杯赛正不断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社会规范用语用字,成了展示上海形象和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记者上午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本市将加大对社会用语、用字的执法力度,成立上海市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监测中心,明确市、区县监测网络的职责,定期发布监测公告。 谐音广告用语淡出 近期,本市黄浦、虹口、静安、长宁等区,纷纷组织中学生、语文教师和社区工作者,对南京路、四川路、静安寺、豫园等主要商业街的规范用语、用字情况做了一次普查,重点检查店铺的招牌和商品广告的用字,特别加大对容易引起歧义的“谐音词”的检查与整改。引起市民反感的诸如“玩美女人”“好色之涂”“牙口无炎”“默默无蚊”等广告用语,已经基本淡出本市商业街。四川北路、南京西路等商业街店招用字的规范率均已超过80%。 外文店招不合规范 此次普查发现的最突出问题,是有些店铺使用纯外文或繁体字、异体字作店招及商品包装,特别是一些老字号店铺,使用繁体字的较多。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招牌、广告用字,以及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和说明,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然而许多店铺的招牌却是纯外文,且不加注任何汉字,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档商场内尤为突出。比如某著名商业广场内的一间间店面招牌,几乎全是纯外文,让顾客一下子有种“出国”的感觉。 知名品牌错字连连 各区语委已经将普查的情况汇总整理,并将一一书面告知存在用语用字差错的单位。比如“真锅咖啡”“丽婴房”“东方航空”“交通银行”等,在招牌中皆出现了繁体字。而像“一茶一坐”“家乐福”等,更是莫名其妙地用了错别字。然而令语委人士为难的是,对于连锁店,这个区改了那个区不改,而且商家往往会以“品牌连锁经营”为由拒绝整改。因此,市语委办人士表示,要将现有的使用了不规范汉字的招牌统统改正,需要全市乃至全国统一行动。 评论 0708091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