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热点关注
 第A18版:焦点话题
 第A19版:流金岁月
 第A20版:广告
 第A22版:奥运你我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 告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 告
 第B22版:广 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专题
    
2007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关于奥运的记忆

厉苒苒


  日内瓦湖畔,一幢风格简单的白色小屋看似毫无特别。通往高处的小径上,只有几个游客在缓步前行。若不是门前那团升腾不息的长明火苗以及碧空下轻拂飘扬的五环旗帜,很难想象,这就是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国际奥委会所在地。

  一个月前,借前往洛桑采访田径大奖赛的机会,本报记者专程踏访国际奥委会所在地,赶在诸多珍藏品装箱前,见到了其在博物馆中的“庐山真面目”。昨天,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记者与这些珍藏品再次相见,感觉更为亲切。无言诉说奥林匹克历史,在这些珍藏品中,那些关于奥运的记忆仿佛已触手可及……

  博物馆的创建者是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建成于1993年6月23日,这一天,恰好是国际奥委会成立99周年的纪念日。精致的展览、详细的解说,承载着有关奥运会的所有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博物馆因奥运而生。

  馆中,占地最大的是一面停滞凝固的五环旗——随风飘拂的模样栩栩如生,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五环随着历史而传承。与本次中国巡展相似,即使在奥林匹克博物馆本部,奥运奖牌和奥运火炬都是最受瞩目的展品。弧形的圆周墙壁上,历年火炬被放置在一起。从复古款式到如今流行的流线型直棒火炬,百年奥运的变迁在细节中不经意体现。而在圆周末端的墙壁上,一朵“祥云”已经升腾。那是属于北京的2008印记。

  奖牌是献给那些奥运赛场上的英雄的荣耀象征。在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当把历届奥运会奖牌摆放在一起时,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冬奥会的奖牌设计风格各异,而夏奥会的奖牌由于规定正面图案必须统一,因此在设计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据介绍,由于有些展品只有惟一一份,因此部分参加“奥运会珍藏品中国巡展”的展品将在洛桑博物馆“失踪”一整年,届时,前往博物馆参观的人也许会在某些展位上看到这么一个告示:抱歉,该展品已运至北京。

  即使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北京时间”都是一个关键词。处处可见的2008BEIJING字样,以刘翔为代表的中国运动员缩影,以及各种各样中国运动员的纪念品,都让奥林匹克博物馆增添了几分中国气质。据统计,在整个博物馆中,共有中国藏品百余多件,其中包括122件雕塑和绘画作品以及22套运动员服装和器械。在洛桑营造出“中国氛围”。也许正像博物馆出口处所写的那样,让我们一起“SEE YOU IN BEIJING!”(2008北京再见!)

  记者 厉苒苒      

  (本报北京今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