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 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人物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专题报道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秀女生背后的“代价”

刘伟志


  【个案】

  小瑛成绩优秀,家庭富裕,去年刚以高分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而且是学校学生会干部,深受家里人的疼爱,但是最近却让爸妈操心和担忧:前不久,一个周一的早上,妈妈发现到了该去学校的时间了,怎么也不见小瑛出来,连叫了几声也没人回答,门也推不开。这时妈妈急了,连忙把门踢开,发现小瑛在房间里割腕自杀,幸亏发现及时,但是也把妈妈吓得半死。妈妈跪在女儿的床前请求女儿放弃自杀的念头,说:究竟是爸妈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惩罚爸妈,你仔细想想,我们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辛辛苦苦把你抚养这么大,不希望任何报答,如果你走了,你说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当时母女抱头痛哭,小瑛向母亲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了。但是,母亲怕她过了一段时间又会有自杀行为。现在家里人很担心,而且想不通她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唯一的一点就是小瑛说过同学们都很俗,每天嘻嘻哈哈在浪费时间,她不愿搭理她们。

  【咨询师分析】

  这个女孩从小学开始,就因家庭条件优越,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小女孩自己也非常要强,所以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在家长和朋友的眼里,是一个天才,经常受到各种表扬。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不愿意跟班级的同学交往,家长认为这样更好,其他孩子不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不会把自己孩子带坏。久而久之,这个女孩越来越觉得同龄人和同学配不上自己,她愿意跟那些比她大、而且很有成就的人一起交流。只有让她感觉这个人有水平,很佩服,她才愿意交往。在高中阶段,因为是走读的原因,每天上完课就回家了,同学之间也不需要过多的交流,问题没有表现出来。进入大学以后,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寄宿生,每天见面。时间一长,她又不认同别人,不愿交往,同学离她越来越远,在新的环境中没有找到一个能说得上话的知心朋友。在学校里经常看到其他的同学三五成群,说说笑笑,而她永远是形单影孤,倍感凄凉。所以每次周末回家,她就不想回学校,最后,导致自杀行为。

  没有认同社会,认同自我,最根本是没有认同他人,是她自杀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不仅要认同自我,更要认同他人,认同自我,就是肯定自我;认同他人则意味着超越自我。只要认同自己,肯定自我价值,也就能认同他人,肯定别人的价值,因为人各不同,但又彼此相同——我在这方面有能力,别人也会在其他方面有能力。这正是“心理无障碍”的基点。

  人作为一个生物,他有着三个根本的属性:首先,他是一个动物,具有生物性,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吃饭、饥渴和睡眠;第二,他是一个有情感的动物,与其他的动物不一样,人本身有着自身深刻的情绪体验,而且情绪体验本身会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最后,他是一个群居的动物,具有社会性,需要跟人去交往和交流。

  【咨询师建议】

  ■ 小瑛现阶段可能处于情绪障碍中,可能的话应该当面心理咨询,进行情绪疏导和危机处理。

  ■ 家长应该改变对小孩发展的态度:优秀的表面并不能涵盖个体发展的全部,可能背后蕴含巨大的代价,不能光进行精英教育,而忽视平凡生活的本质和平凡人的伟大之处。

  ■ 家长应该多跟小瑛交流生活的体验,尤其是自己家庭生活的琐碎,让小瑛脱离原有的“高贵的精神生活”。

  ■ 改变小瑛的认知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

  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刘伟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