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周刊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29版:求职· 留学扫描
 第B30版:求职· 留学沙龙
 第B31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2版:求职· 名校风采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07版: 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为何对它们心怀尊重
——人和动物如何相处

  ■ 沈石溪
  ■ 刘心武
  ■ 王颖
  ■ 张词祖
  ■ 张斌

  【主持人】

  阿  竹   

  【嘉   宾】

  刘心武   

  作家

  沈石溪   

  作家

  张词祖    

  原上海动物园园长

  张   斌   

  野生动物摄影师

  王   颖   

  广告文案

  主持人的话

  前不久,一则大学教授花费10万元巨资厚葬爱犬的新闻,引发了大家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思考。一方面,在城市里,宠物成为一部分人重要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大自然里动物们的生存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人与动物,在这个时代究竟应该如何相处?

  今天参与我们谈话的人中有知名的作家、摄影家,也有年轻的白领。他们都是热爱动物的人,采访中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在与动物的相处中,对动物心怀尊重是最重要的一点。

  1、关爱动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主持人:作家沈石溪是位专门写动物小说的作家。他笔下的动物虽然不开口说话,但读来却每每让人感动。小说《斑羚飞渡》还被收进教科书中。沈老师,你笔下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和你在西双版纳工作生活了很多年不无关系吧?

  沈石溪:我17岁不到就去西双版纳插队落户,那是一个傣族的村寨,农闲时,村子里的男子都喜欢去打猎。我当时住在一位猎手家里,跟着他们打猎,接触过许多动物。这样的生活经历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以动物为主角的文学作品我们国家不多。但读者对这类作品的需求量很大。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看动物的故事。而我自己在创作动物题材的作品过程中,越写越觉得内涵丰富。它可以让我从另一种角度反思人生。

  主持人:在你生活过的西双版纳,他们怎样和动物相处?

  沈石溪:在当地设有野生动物救助站,经常有人送来在野外捡到的受伤或者落单的小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给这些小动物一些救助,帮助它们恢复体力,回到大自然。即便是看似残忍的打猎,其过程也并非是对动物不顾一切地杀害。猎人们对动物非常尊重,他们会有一些传统的祭祀仪式,这种流传自远古的仪式里,有人对神的敬畏,对生灵的尊重。此外,每年七八月间是马鹿怀孕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当地人是不会去猎杀马鹿的。

  主持人: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们与动物的接触主要在家里养宠物或者上动物园去看动物。动物和人的关系似乎有点疏远了。

  沈石溪:我觉得家长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养一两种小动物,这是重要的人生课程。对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很重要。人类从猿进化至今有50万年,其中农耕社会只是短短2万年,工业社会更是只有几百年。在人类的历史里,人和动物共处的时间是占据了最主要的部分。

  主持人:在与动物的相处上,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多大距离呢?

  沈石溪:联合国在1956年颁布了一部《动物福利法》,其中规定了动物享有的权利——包括野生动物和人类豢养的动物。比如,它会规定当养猪人将猪送去屠宰场时,如果路途超过2小时,途中至少要给猪喂一次水。在美国,这部法律被严格执行。可以说关爱动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更多普及这种人文精神,它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2、宠物是衔接人与大自然的链条

  主持人:由作家赵丽宏牵头的一套关于人与动物的散文丛书“蓝鲸书系”将要问世,作家刘心武也参与其中。很多读者肯定很好奇,刘心武先生笔下的动物是怎样的?

  刘心武:在文学作品中,对动物的描写一直都是非常丰富的。我的这本叫《长吻蜂》,里面收入了一些随笔散文还有小说,都是有关动物的题材。《长吻蜂》写的是我在郊区的书房院子里种了樱桃树,但是第一年只结出了一颗樱桃。有朋友建议我人工授粉,说那样才能结果呀。又是一年樱桃花开,有一天我忽然看到一只长吻蜂在樱桃花间飞,它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辛勤地采花蜜,也在为这些花授粉。彼时彼景让我特别感动。那一年我家的樱桃树结满了樱桃。

  主持人:你自己有没有养过小动物?

  刘心武:我们家一直都养猫。多的时候有过4只猫。现在养着的是一只波斯猫,它有黑、白、棕红三色的毛,非常漂亮。它在我们家已经有18年了。它很通人意。我们从外面回来,一开门,它就在门口等我们。晚上,我们看电视,它也会蹭过来,让你抚摩它。有时电视里的节目它很感兴趣,就会跑到电视机前面挥挥爪子。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就算它把电视机抓坏了都没关系。

  主持人:你亲自照料它吗?

  刘心武:当然会啦。有的人养猫,收拾得不干净,家里就会有点异味。我们家从来没有这个问题。我清理猫厕最精心了。首先要选吸附力比较好的猫砂,然后,要及时地清理。

  主持人:前不久一位老教授花巨资厚葬爱犬,有人对此提出抗议,认为“人不如狗”,这个事情你知道吗?

  刘心武:我听说了这个新闻,作为一个爱宠物的人,我理解他的心情。但是这种奢侈的行为不应提倡。我在巴黎时曾参观过当地的宠物公墓,法国人心目中,狗与人是平等的,他们会在墓碑上刻上诗歌悼念自己的爱犬。

  主持人:你觉得在大城市里,宠物对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刘心武:宠物是都市人和大自然衔接的链条。它们会让你的心变得很柔软,也使你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得到更多快乐。

  3、最大理想就是做一个现代“猫王”

  主持人:王颖的个人博客叫做“猫名堂”,点开她的博客,看到的全是可爱的波斯猫照片,和王颖写下的她与爱猫们的故事。听说你们家最多的时候有10只波斯猫,怎么开始爱上猫的?

  王颖:最初是因为老公送了一只猫作为我的生日礼物。他的小算盘是有了猫我就不会整天粘着他了,没想到,我还真的从此爱上了猫。上网查资料,和其他养猫的人交流心得……渐渐地我们家的猫就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

  主持人:据说,你们家的猫还拿过许多大奖,在养波斯猫的圈子里,比较有名了?

  王颖:我们家的SS拿过许多奖。它很特别,像一个高贵的公主,眼神很清澈,当它看着你的时候,你一定会被感动。

  主持人:在“猫名堂”的博客里,我还看到了小猫转让的启事。对于想从你们这里转让小猫的人,你们一般有什么要求?

  王颖:SS的上一任主人是个外国女孩,她将SS转让给我时,与我签下了一份书面合同,里面对双方的职责有很明晰的约定。她要保证SS的血统纯正,身体健康,而我要履行包括定期为猫注射疫苗、要将其视为家庭的成员,陪伴它,不可以长期没有人照顾其生活,不得笼养等职责。

  现在对于想要我转让小猫的人,我也会同他们签下这样的合同。而且,在签合同前,我们还会有个详谈的过程,有点像“面试”。我要确定对方是真正爱猫的人,才可以把猫给他。

  主持人:你觉得,这些猫咪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王颖:它们都是宝贝啊,对它们的爱是人类最真挚的爱。它们就像我们的孩子。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自家培育的小猫有一天可以在国际比赛上拿大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猫王”。

  主持人:我很好奇,你们是不是只对名贵的猫咪有兴趣?对于流浪猫会不会一样有爱心?

  王颖:我老公从前养过流浪猫。现在,我们小区里也时常有流浪猫出没,我们每天都会带着猫粮放在三四个固定的地方,一开始那些猫都很警惕,时间久了,认识我们了,看到我们下楼来,还会围上来要吃的。但流浪猫经常会少,隔三岔五地就会少掉几只,可能是被人抓走了,每回发现少了猫咪我们都会很难过。

  4、用镜头关注野生动物生存状态

  主持人:今天参与我们谈话的还有一对特别的父子。父亲张词祖退休前是上海动物园园长,因为工作需要,开始拍摄野生动物照片。儿子张斌受父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专业从事野生动物摄影。父子俩用生动的照片向人们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从你们的视角看,在城市里,人和动物的关系这些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张词祖:我做动物园园长的时候,上海动物园每年的游客量大约在400万人次。现在这个数字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主持人:这个数字说明什么问题?

  张词祖:大家对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在降低,这可能会带来社会人群知识结构缺陷等问题。动物园的主要功能除了保护野生动物外,还负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我做园长时,每年大约200万人次的游客是学生。我们专门配备一套班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讲解。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动物园也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主持人:为了拍动物照片,你们走了许多地方,就你们所看到的,这些年来动物的生存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张词祖:1979年,我在喜马拉雅山拍到了野生红斑羚,我记得那时,我从山上往下爬,它正从下往上爬,那红斑羚根本不怕人。我看看它,它也好奇地看看我。在距离红斑羚大约50米的距离,我拿出相机给它拍照,它一点也不害怕。

  张斌:那其实是最好的状态。从本性出发动物并不害怕人类。在它们眼里人类与它们原本是平等的。只是当它们受到了来自人类的伤害以后才变得警惕。

  有些保护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搞起旅游风景区,或者单一树种林,破坏了动物生存的环境,这样的保护区往往越保护动物越少。当然也有做得比较好的。2005年,我在崇明东滩发现了十几窝须浮鸥。我告诉那片鱼塘的老板,这种鸟数量已经不多,需要保护,请他不要破坏芦苇丛,也不要去掏鸟蛋。这位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跟拍了一年,拍到了须浮鸥从做巢、产卵到小鸟长大的全过程。

  主持人:再有几个月时间,张斌的野生动物图库就将建成,其中将包含7万张野生动物照片。

  张斌:是的,我希望它不只是我们父子俩的图库,它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图片库。

  【结束语】

  作家用笔描绘动物的美好;摄影师用镜头拍下动物的灵动;爱猫的年轻白领,将猫粮带给流浪猫分享。只要有心,爱动物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我们固然谴责虐猫事件的残忍,但我们也不提倡花巨资厚葬宠物的行为。爱,不是宠溺,而是尊重。给动物一个平等的视角,它们是我们的朋友、邻居、兄弟姐妹,它们是人类进步的见证。                       题照摄影  张词祖  张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