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周刊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29版:求职· 留学扫描
 第B30版:求职· 留学沙龙
 第B31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2版:求职· 名校风采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介绍书法国画的英文书,难觅
一位大学教授来信呼吁:请出版界尽快补上空白
顾鹏程


  编辑同志:

  我是大学教授,经常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海外友人常托我在国内购买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籍。日前,我去福州路上海书城买介绍中国书法、国画的英文书,想不到一本也没看到。营业员虽然找出一本由英国博物馆出版的英文书籍,但只是介绍毛笔字点、竖、横、捺等入门写法。全书仅32页,内容十分浅显,读后根本无法系统地了解中国书法的传承变化,以及历代书法大家的神韵与精髓。至于介绍中国画的英文书籍,更是全无踪影。经他人提议,我又跑了外文书店、古籍书店等,仍是徒劳一场。希望国内出版界尽快补上这一空白。           读者 任为公

  【调查附记】

  英文书籍奇缺

  接到读者反映,记者向几家出版社了解情况。据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社主要是将外文书籍翻译成中文。而中文翻译成外文的书,仅在2005年出过一本英文的《经典中国》,介绍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美术等。这本书现已卖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属下美术书店找到一本介绍中国书法的英文书籍,一问,仍是英国博物馆出版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书画社不出英文书。

  翻译人才难找

  据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翻译人才比较难找。由于书法、国画专著非常专业,翻译人员不仅要有很高的英文水平,还要精通这方面的知识。即使有人翻译,所需费用也很高。而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从经济效益考虑,出版这类书籍很可能亏损。

  建议召集志愿者

  开展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出版英文类书籍显然是个重要途径。据任先生介绍,许多海外友人非常愿意做志愿者,和出版部门合作翻译这方面的著作。为此建议出版单位尝试召集国内外有翻译才能的志愿者来做这项工作,从而降低成本,多出书籍,早日使中国书法绘画等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报记者 顾鹏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