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多汗 药膳调治 钱静庄 |
|
夏季适当出汗,人体反而会感觉舒服些。但有两种“汗”却不是健康的信号,一是动辄出汗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的病人,是卫气虚弱、腠理不固的表现;二是夜间睡眠中出汗称为盗汗,多见于阴虚病人,是阴虚内热、营气不守的表现。以下是笔者在每周一上午上海市中医医院和下午中医文献馆的专家门诊中,提供给患者的常用食疗方,现与广大读者分享。 ■ 芪枣五味粥 【原料】 黄芪15克,五味子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大枣洗净后用刀劈开,与以上前三味药食用文火煎浓汤,去渣留汁,糯米煮粥至7成时放入前汁共煮成,加白糖即成。 【功用】 补气养血,敛汗止汗。适用于自汗或盗汗。 【应用】 每次一小碗,一日1-2次。 ■ 蛤肉黄芪汤 【原料】 蛤蜊250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 【制作】 蛤蜊洗净后,在沸水中煮至七成熟,然后取肉待用。另将黄芪、防风一起煎浓汤,去渣取汁,将药汁与蛤蜊肉一起煮熟。 【功用】 补气敛汗,适用于自汗或盗汗。 【应用】 吃蛤蜊肉,喝浓汤,每日1-2次。 ■ 太子参当归猪心汤 【原料】 猪心1个,当归10克,太子参30克。 【制作】 太子参与当归煎浓汤去渣取汁,将猪心切成三片与前药汁共煎煮熟。 【功用】 补气养血,宁心止汗。 【应用】 吃猪心与汤,每日1-2次。 ■ 乌梅黑豆汤 【原料】 乌梅15克,黑豆30克,淮小麦50克,蜂蜜适量。 【制作】 将以上药食加清水煎浓汤,去渣取汁,加蜂蜜适量即成。 【功用】 宁心安神,敛汗止汗。适用于自汗、盗汗。 【应用】 喝汤,每日1-2次。 钱静庄(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