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有名气的口琴队 邬维玉 |
|
提起宝山区淞南镇“阳光之家”口琴队,在当地小有名气,2006年上海国际特奥邀请赛开幕式上他们还登上上海大舞台演出,今年队伍由原来的20人扩大到40人,曲目也越来越难。 口琴虽然小,可不花大力气拿不住这小家伙,小小的音格一吹一吸的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更别说这些分不出左右的智障孩子。两位志愿者音乐老师刘晓东和何春英动足了脑筋,手把手地教音阶、讲音符、辨音准,尤其他们还自创“真人秀”教学,选了八位老队员,站成一排,“哆————咪——发——”演示给新队员看,就这样一个一个音阶地矫正,一段一段旋律地练习。尽管学员们存在着智力障碍,但是听到自己能吹出曲调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取代的。他们个个刻苦练习,有的嘴唇吹破了皮,有的放下饭碗就开始练,渐渐的熟能生巧,学员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从来没有的快乐。当他们完整地吹出一首曲子时,兴奋得拥抱在一起手舞足蹈。何老师还挑了四名佼佼者尝试口风琴,张惠娟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把琴带回家,即使生病,她每天坚持练习两小时。从四月份到现在,学员们硬是学会了这种吹奏和键盘相结合的新乐器。如今的乐队口琴、口风琴、打击乐合奏,两个声部低八度高八度丰满圆润。 到部队慰问演出,《友谊地久天长》和《共同快乐》悠扬的琴声中传递出他们迎特奥盼特奥的心声,掌声经久不息,战士们没有想到智障人士具有如此高超的水平,现场演出如此高难度的曲目,那张张如花绽放的笑脸和满含深情的演奏深深打动所有的人。在场的摄像机照相机频频聚焦他们,口琴队演出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本报通讯员 邬维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