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里凝望爱琴海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昨在京城亮相 叶薇 |
| ||
| ||
| ||
| ||
|
胜利女神塑像、红像陶首饰盒、花月节酒罐、守墓石狮……昨天,“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来自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130件大理石雕像、陶器、金器等艺术品,为观众再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处于顶峰时期的古希腊文明。 展厅设计弥漫希腊古风 走进首博一楼的展览大厅,一个由砂岩仿制的希腊神庙映入眼帘:做旧的巨柱环绕四周,有些石柱上还有仿真浮雕。这种设计模仿了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废墟,雅典娜、阿瑞斯等古希腊诸神的雕像排列其中,观众在“废墟”里徜徉,仿佛步入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抬头,一个圆形灯箱镶嵌在展厅顶端,曲折的边界线描绘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爱琴海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次展览是卢浮宫馆藏艺术品首次在京展出,也是卢浮宫在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展览。一部分展品是首次离开法国展出,如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战神阿瑞斯雕像等。展览分为“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以及“与希腊名人对话”三个部分,大部分展品是“裸展”,并没有放在玻璃柜中。 神灵与圣贤集中“露脸” 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美神阿芙罗狄忒……这些居住在奥林匹亚山的神灵纷纷“走进”首博,为观众演绎一个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展品中的诸神形象各异,比如一个立式裸体雕像,反映的是阿波罗正准备捕捉一只爬在树上的蜥蜴,展现了阿波罗的力量美。展厅里有10件作品反映了不同场景、不同神情的阿芙罗狄忒,有全身像、头像、半蹲像;也有出浴、袒胸、叉腰、举手等各种姿态的雕像。 这边是众神姿态万千,那边是圣贤集体“露脸”:“与希腊名人对话”展区集中了古希腊文化中各个方面的杰出代表,将他们的头像集中摆放在一块,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欧里庇得斯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阿里斯托芬和索福克勒斯的头像,他们一个是喜剧代表,一个是悲剧代表,雕塑家将两位的头像做成双头像,独具匠心。 欣赏艺术还是观光游览? 据工作人员介绍,昨天上午9时至下午3时,展厅已接待了2500多名观众,是首博各项展览中人气较高的一次。有的观众认真观看各个雕塑旁的说明文字,还有观众拿出画册,现场画起了素描。但更多的观众,手拿相机和手机,频频拍照。 “手持铁饼的竞技者”、“守墓石狮”、“战神阿瑞斯”等几个体积大的雕塑旁,站满了等候拍照的人。“别挡住阿瑞斯的手!”“你的脸靠近狮子”……指导照相的声音与按快门的咔嚓声充斥整个展厅,还有的观众竟学雕塑里的姿势摆出奇特造型,记者不禁怀疑这些观众到底是来欣赏艺术作品的,还是来观光旅游的? 正如一位观众在展厅“留言簿”中写道:“真正能把这份人类珍宝带走的是凝望的眼神,而不是相机。” 驻京记者 叶薇(本报北京今日电) 详细 07081311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