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演员反串《天鹅之死》 女舞者36转仍如神针
中国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首场角逐精彩纷呈
杨建国 王芸

  ■ 中国选手郭虹妤(左)、张文君 本报记者 郭新洋摄
  ■ 古巴选手雅瑟·塞拉芬
  ■ 美国选手乔丹·伊莉莎白·郎

  本报讯(记者 杨建国 实习生 王芸)昨晚,“中华大奖”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开赛。大幕刚启,全体选手齐齐亮相,一个个如公主、王子般优雅、英俊,让观众为之眼睛一亮。昨晚举行的是少年组的第一场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尽管平均年龄只有17岁,但不少选手已经历过赛事的磨练,面对评委和观众,他们发挥正常,有的还颇为出彩。

  外国选手中,两位男演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澳大利亚的保罗·拉塞尔在第一轮出场时,凭借干净利落的动作,把《堂·吉诃德》变奏表现得奔放激情,体现了强烈的角色气质。来自古巴的雅瑟·阿格斯塔一出场就以结实的形体给人以力量感,他的表演充满着爆发力,跨步、跳跃都显得弹性十足,具有过人的技巧。雅瑟用他独特的气质和富有创造力的肢体语言表演的现代舞《天鹅之死》,给人以另一种感受:在圣桑的凄婉音乐中,通常由女性表演的这段舞蹈,被这位身材强壮的男演员跳出了悲壮的气氛,给这个经典舞段增添了一种新的艺术诠释。

  除“外国军团”的精彩表现外,中国选手的首场亮相也非常出彩,几乎每一位选手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曾经在全国“桃李杯”、瑞士洛桑等国内外舞蹈比赛中摘金夺银的张毅婧,在舞台上显得信心十足,舒展自如、干脆利落的动作让每一个观众情不自禁地发出叫好声。以双人舞参赛的中国选手郭虹妤,虽然形体纤巧、动作飘逸,但发挥相当稳定,在大双人舞变奏中,她连续转了36个“伏尔旦”后,脚尖竟然如定海神针般“钉”在原地,她在现代舞项目中的表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柔软的肢体如水般流动,精彩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昨晚的比赛,吸引了众多热爱芭蕾舞的市民,老年人三五成群、家长带着孩子来观看,更多的观众显然是来自上海和各地舞蹈院团、艺术学校的同行,恰到好处的掌声,令来自美国的评委布鲁斯·马克思也竖起拇指表示赞许。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