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手车有“案底” 新车主背“黑锅”
交管部门解释:违章记录上网有“时差”
左妍 陈浩


  从二车手市场买回一辆别克轿车,过户时一切顺利,4天后,却查到了违章记录。近日,市民顾先生为自己莫名背“黑锅”一事烦恼不已,不知如何解决。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从车辆违章到有案可查存在几天时间差,这让有不良记录的车主在出售二手车时“暗渡陈仓”——这一漏洞需要有关方面尽快出台规定加以弥补。

  读者反映

  二手车犯有“前科”

  顾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在中山北路武宁路二手车市场买了一辆别克车,由中介帮忙代办了过户手续。过户时,车管部门并没有查出该车有未处理的违章记录。4天后,顾先生不放心,又在网上查询,没想到这辆二手车竟然真有“前科”:原车主有违章记录未处理。顾先生顿觉自己成了“替罪羔羊”。销售方却称,此事与他们无关。

  有违章记录未处理的车辆理应不能过户。顾先生认为,这个“黑锅”不该由他来背。他前往上海交警总队讨说法,却被告知,违章记录还得算在他头上。顾先生不禁叫屈:“又不是我违章,为什么要算在我头上!我还没开车上路就已经有‘案底’了,这算哪门子的事!”

  交警解释

  记录上网有“时差”

  记者从上海交警总队了解到,目前电子警察遍布全市各地,从发现违章到登记上网的工作量很大,需要一段时间,但不会超过一周。有关部门正逐步缩短这种“时差”,不过目前仍难免。比如车主第一天违章,第二天把车卖掉,新车立即过了户。这种情况下,新车主就可能因为“时差”,替人受过。

  据介绍,目前二手车市场红火,购车者“背黑锅”的情况并非个例。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制定有关政策。交管部门在这段“过度期”内将尽可能根据车主违章的时间节点确定责任,对非本人违章“酌情处理”。交管部门说,新方案出台需要多个部门合作,目前还在商讨中,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通讯员 左妍 本报记者 陈浩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