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没有工作,不少退休老人爱子心切,担心他们将来生活会缺乏保障,于是从微薄的养老金中拿出钱来替子女缴纳社会保险金—— 老人“埋单”为子女养老 朱琳娜 孔艺 |
上海老年报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如今,一些父母还要为子女防老而操心。读者彭小华近日向本报反映,本市丰庄小区居委会不久前组织老年人赴北京旅游,当大家纷纷报名参加时,一心向往去北京旅游的朱老太却迟迟不见动静。老姐妹问其缘由,朱老太不由叹起了苦经:“我非常想去,但自己这点养老金,又要看病配药,又要帮儿子每月缴纳社会保险金,哪里还有钱去北京呀。” 记者在采访浦东新区社保中心及沪东新村街道、塘桥街道、北蔡镇街道、五里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相关部门后发现,像朱老太这样的退休老人,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为失业或无业子女未来养老“埋单”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人员都接待过不少类似的老人。浦东新区社保中心每月都有数十位老人前往咨询相关问题,北蔡镇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均每个月有十多位老人前往为子女缴纳社会保险金。 记者从劳动与社会保障电话咨询中心了解到,现在无业或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金需和医疗保险金一同缴纳,合称社会保险金,按自由职业者标准缴纳,每月缴纳金额最低为561.7元(城镇标准)。五六百元对于退休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塘桥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很苦,他们自己靠一些微薄的养老金生活,还担心无业子女将来的养老问题,等于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为子女缴金。而子女大部分是有劳动能力的,但他们总是抱怨工作辛苦、就业环境差、找不到工作而长期游手好闲,成为典型的‘啃老族’。”工作人员经常劝老人们不要这样做,但一位老人的回答让他们印象深刻:“没办法啊,自己的孩子我总要管,孩子现在没工作,没人帮他缴养老金,将来他退休怎么办,我再苦也要让孩子将来的生活有保障,这样死了才会瞑目啊。” 有关专家对这种现象感到担忧,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建勇教授认为,这些老年人对子女生活状态的重视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重视。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养老金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用自己的养老金为子女缴纳社会保险金,既导致了老人现有养老保障水平大幅“缩水”,生活质量下降,又不利于加强青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容易使子女滋生过分依赖、不思进取等消极行为,客观上也助长了“啃老族”群体的壮大。 (朱琳娜 孔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