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一声“恳请”发出和谐之音

李志勇


  北京市政府10日发出致首都市民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恳请市民对“好运北京”赛事期间采取的一系列交通限行措施给予谅解。

  这次的限行措施为8月17日至20日期间机动车实行单双号出行,预计将有130万辆机动车停驶,差不多占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的一半。此举意味着,地铁、公交车可能会更拥挤,如何化解市民怨气、求得公众谅解,考验着北京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这在北京城市管理历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一纸严肃的政令未必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心服口服。公开信起笔于一句“市民朋友们”,紧接着便是一个“恳请”,一下就拉近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让市民感到这不再是一个“硬邦邦”的政令,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邻居写的一封诚恳的、发自肺腑的致歉信。这种执政艺术值得赞赏。

  政府不仅是城市的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树立起这种意识,就能赢得老百姓的拥护与尊敬。北京市政府通过“恳请”发出了和谐之音。这个词把政府和普通百姓放到了一样的位置。既然大家都是朋友,那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就没有什么不好解决的难题。虽然只是一封公开信,但体现了北京市政府行政意识、行政能力的提高。  新华社记者 李志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